来自天堂的音乐

时间:2022-09-15 06:27:00

来自天堂的音乐

古今中外,著名的音乐家举不胜举,然而像莫扎特那样具有与生俱来音乐天赋的音乐家,却并不多见。关于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有真有假。但不管怎样,像莫扎特那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华的音乐家,确实是罕见的。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是每一个习琴者的必练曲目。作为一个钢琴教师,我们曾多次弹奏和教授过他的作品。在演奏技巧和风格的把握上略有心得。

一、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有着较大的难度,这种难度不在于技巧,而就在于风格难以把握

莫扎特英年早逝,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充满着童贞、童趣,音色明朗、清澈。同时,莫扎特的一生又是坎坷而悲惨的。所以,在他的音乐里也有着忧郁和悲情。但这忧郁和悲情却不是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显不出来,而是以纯净、平和的面貌体现的,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因此,演奏他的作品必须把握既含蓄、典雅,又玲珑剔透的音乐风格。具体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乐曲旋律性强。莫扎特的作品大多为主调音乐。而其主旋律往往是简单而极富歌唱性的。弹奏时,应始终保持清晰突出,不能草草了事,每一个音符都必须有所修饰,弹得透而不躁,实而不硬,富有一定的韵味。

2.要弹出晶莹透亮的音乐。在指触上要以non Legato为主,用指尖触键,快速而不生硬,奏出均匀清晰的音粒。

3.注重乐句的处理,强弱的对比。莫扎特的作品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强弱对比,却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渐强渐弱的曲线。其作品中很少出现fff-ppp的强烈变化,但乐句与乐句之间却经常出现前后照应,强弱对比。有时,短短的两个乐句,要弹好都并不容易。首先,每个乐句本身必须要有渐强渐弱的曲线。其次,句与句之间,必须形成强弱对比。

4.重视谱面上的所有标记。弹奏莫扎特的作品不允许演奏者有太多的自由处理,而应较严格。的按照谱面上的所有标记及提示进行演奏。如:跳音、连音、休止等。这样,才能较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意图。

5.正确的使用右踏板。一直以来,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是否应该使用右踏板,始终有着争议。我认为应当使用,但要少而精炼,决不能因为使用了右踏板而使织体清晰度,句法和奏法变得含糊不清。应尽量让人察觉不到,只是为了音色使一个难以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地使用。

以上是我对莫扎特音乐作品风格以及演奏技巧的总的粗略的概括。而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钢琴协奏曲。他们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既充分体现出以上所讲的整个音乐作品创作的风格与演奏特点,但也有着其特殊性,下面就此问题加以阐述。

二、莫扎特写过许多歌剧,他把在歌剧中所形成的音乐特点,延伸到纯器乐形式中,使其得于再现和发展

他的钢琴协奏曲中,歌剧性的因素极为明显。乐队与钢琴时而形成对比,时而溶为一体,时而频频对话,对而互相抚慰,时而追逐嬉戏。角色不同,性格相异,自始至终交相辉映,形成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整体。概括地说,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的“歌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歌唱性。他的音乐是旋律性很鲜明的主调音乐,钢琴和乐队的关系一样,即使是复调片断,也像歌剧中的重唱,每一条旋律都可以唱出来的。要正确理解莫扎特音乐的歌唱性。演奏即要赋予歌唱性丰富表情,又要保持质朴纯真的风格,要淡中见雅,直白中见深刻。

2.表情性。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表情方式是典型的古典式的,有着极其重要的节制性。在他的作品里,“喜剧”性音乐一点也不肤浅。弹奏或欣赏他的钢琴协奏曲,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欢乐的音符背后是一个博大、宽厚、不畏苦难的胸怀。当然,他也有悲剧性的音乐,如《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中的小调。但却是“哀而不伤”充分表现出一种英雄性的坚毅。演奏他的协奏曲,速度与表情要适度,有分寸感,不要过快、过激。一切娇揉造作以及表面的炫耀者与莫扎特的性格相悖,也有损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3.戏剧性。作品的展开部有着比他之前的同类音乐更大的丰富性。他没有严格强调剧情发展的线索,而是通过音乐的逻辑力量的描绘性,表情性来呈示或推动剧情发展。这样,他的音乐就具有了一种内在的戏剧性,一种大气息的发展结构。既有生动发展的个性,又有逻辑演绎的严密。

4.交响性。莫扎特除了注重钢琴这个主角以外,还充分发挥了乐队的作用,特别是木管乐器的使用。

总之,要演奏和欣赏莫扎特的作品,须在正确理解,恰当地把握之后,才能使它们的美充分显现出来。莫扎特是个天生的音乐家,他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来自天堂的音乐。物质生活的痛苦,全然不能影响其精神。尽管生活极端悲惨,他的作品却全无半点阴暗的气味。都象阳春一般流露着温暖的光,充满了生命力。如果说贝多芬是通过音乐表现其复杂的精神生活,是人生的艺术的话,那么莫扎特则是音乐通过了莫扎特表现其美是艺术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周 薇:《西方钢琴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2。

[2]. 卡尔•莱默尔•卡尔特•吉泽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王 朋、蔡园园: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对现代大学理念的再思考 下一篇:恨在何处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