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责任险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脱困的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15 03:57:42

医疗责任险发展面临的困境及脱困的路径分析

摘 要:按照统计,伴随着新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发,医院肯定会面对更多的医疗事故,但是既能够有效转变医院危机又可以保障病人权利的医疗方面的险种依然在比较迟缓的逆境中,文章具体解析了逆境出现的缘由,同时在这个根本上对如何摆脱逆境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医疗责任险;医疗事故;投保率

1 引言

这里说的医疗责任险是按照相关的保险项目,医疗组织是投保方以及被保险方,按照选择的项目进行投保,进而在出现医疗纠纷之后需要担负的赔偿以及职责全部转移到保险单位的一种险种。从二零零二年九月一日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我国很多相关研究人员就断定新颁发的机制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医疗纠纷,医疗责任险这种又能够降低医院损失又能够保证病人权益的保险能够获取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新办法的制度出台之后,医院确实遇到了更多医疗纠纷,不过医疗责任保险却没有被说中,没有得到飞速的前进,发展依旧缓慢。为什么在国外就很推崇的医疗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前进道路就这么难呢?按照发展状况进行解析,我觉得,现在医疗责任保险在中国陷入了前进的逆境,只凭借市场推动是很难有大发展的。

2 医疗责任险面临的困境分析

2.1 医院不主动投保,致使投保率很低

因为这个险种很单调,保险自身就存在不科学的地方,适应不了各种种类医院的需要;相对于医院自己处理医疗纠纷相比较,很多医院都觉得保险费用高昂,购买保险不适合;医疗工作者对保险的了解具有差错;投保之后医院依旧还在医疗纠纷中;病人对医疗责任保险的不相信等这几个方面的缘由致使医院不主动进行投保,导致投保率很低。

2.2 投保率不高并且政府没有进行财政上的支持,导致保险单位缺少对医疗责任保险的改革热情

现在国内的医疗责任保险在刚刚发展过程中,不过按照国内前进形式以及解决医疗纠纷的要求来讲这种险种在国内应该有很开阔的前景,在这种一片美好的环境下保险机构为何对医疗责任保险没有激情呢,关键是两个方面的缘故:第一投保率太低,保险单位赚取的利润太少,保险单位自身就是以获取利润为宗旨的,赚取的利润太少肯定就没有激情;第二,政府财政支持不主动,保险单位凭借自身的能力没办法走出恶性循环圈。

2.3 保险单位的不热情,致使投保的状况日益下滑

医疗在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不主动是很多缘由导致的,不光有社会条件,还有保险单位自身的影响。社会缘故是保险单位自身也不能解决的,要使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保险单位能够实现的是主动改革、推出新险种、改善保险条文、完善运行条件等尽可能符合医院的要求,提升医院购买保险的可能性,进而让医疗责任保险脱离发展难的情况。不过现在保险单位不接受改革的提议,不仅产品不能够得到前进符合医院的要求,并且伴随着外部社会的改变,保险和医院需要的距离日益加大,那么投保就日益降低,保险单位和医院之间的距离日益增加,使医疗责任保险进入一个死胡同。

3 突破困境的路径研究

医疗责任险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导致医疗责任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且依靠保险市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进行自动调节的,必须借助于外力帮助其摆脱,笔者认为有三条路径可以摆脱医疗责任险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

3.1 实施强制保险

根据保险的大数原理,只有参加保险的人数和范围足够大,才能测得相对确定的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医疗责任保险缴费和相应提高保单的责任限额。因此笔者认为在医疗责任险保险发展的初期可通过立法规定所有的非盈利医院和医务人员都必须参加医疗责任险,而所有的盈利性医院的外科、产科、麻醉科等高风险医生群体必须购买医疗责任险,以此来提高投保率从而达到大数法则分散风险的结果,投保率高了保险公司利润增加,自然愿意推出新的产品和适当降低费率更好地满足医院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盈利性医院加入到投保的行业。

3.2 模仿国外经历,政府增强支持力度

据国际经历的调查以及国内实施的状况来讲,普遍实施医疗责任保险不仅对医院以及病人两个方面有好处,对社会还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加入医疗责任保险凭借市场制度的调整不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后,必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例如美国为了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对保险单位征收较低的税率等方式。按照国内发展形式来讲,我觉得政府为扶持医疗责任保险能够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由卫生机构组织建立专门的解决医疗纠纷问题的机构,假如出现医疗纠纷之后,可以由成立的解决纠纷的机构出面和病人开展解决,商量好之后保险单位对结果负责,这个专门的解决纠纷的机构由国家支付相关的费用以及工作人员的薪水,就能够协助医院彻底脱离医疗纠纷。另一个是政府经过降低税率、政府进行补贴等手段来奖励保险单位开展产品改革、收费减少、更改条文等创新手段。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医院投保之后不仅能够脱离医疗纠纷,还能获取其他的好处,肯定就会主动的购买保险,推动投保率提升,保险单位有利可图,就有热情对产品进行改革以便为更好的为医院服务,进而使医疗责任保险脱离逆境,得到快速的发展。

3.3 在一些地方进行推广,把医疗责任保险全部都交给外国保险机构运行

医疗责任保险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时,欧美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医疗责任保险有了飞速的前进。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慢慢的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责任险体系,国外保险机构在发展医疗责任保险方面无论是人才、措施还是经历等都比我国发展的好,所以能够在一些地方进行推广,经过投标中标方式确定一两家实力雄厚、口碑好的外国保险单位进行发展医疗责任保险的工作,假如有比较好的前景就能够在全国范畴内开展。

4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要突破医疗责任险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有三种路径可待选择。第一条路径是通过政府立法强制性投保,以提高投保率为切入点,目前我国在上海、北京、云南等地实施的办法类似于第一种路径选择,但其统保的力度不够,仅仅包括了非盈利性医院,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将由非盈利性医院转变为盈利性医院,因此如果仅仅是规定盈利性医院必须投保,其覆盖面仍然较窄,难以使其风险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分散,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现有强制性投保的范围扩大即把盈利性医院的外科、产科、麻醉科等高风险医生群体包括在其中,当然这条路径的选择有赖于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果当地盈利性医院的经营状况不好,强制投保势必会加重其负担,引起反抗情绪。第二条路径主要是以借助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为切入点,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前提下,一方面保险公司利润空间增加,创新热情增加;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医院彻底从医疗纠纷中摆脱出来,且缴费率有所下降,医院投保积极,从而使医疗责任险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这条路径的选择受到当地政府财力的限制,适宜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推行。由于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对国内的保险市场了解还不够完善,因此第三条路径选择只能在小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全国推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鉴于我国不同地方之间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笔者认为:究竟选择哪条路径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可将三条路径综合起来考虑,当然任何一条路径的选择都需要辅以完善相关的法律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曹剑辞.医疗责任险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

[2]陈玉玲.强制责任保险:我国医疗责任险发展取向[J],2002.

[3]汪挺.江苏:医疗责任险推广困难重重[J].医疗领导决策与参考,2005.

上一篇: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