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15 03:44:49

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据了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对社会保障权益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总结与分析,以河北省为例,揭示在改革开放这一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完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保险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重要,同时也是十分庞大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1、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河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每年都有很多农民工流向外省,同时也有很多农民工流入河北省。在河北省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河北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以此为重点大力发展和完善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1.1目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适合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1.1.1费率高

由于我国数年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目前社会保障缴费率高,使得广大农民工无力承受。

1.1.2门槛高

以养老保险为例,自从河北省1987年开始实施城镇养老保险以来,连续缴费达到15年,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农民工,尚无一人。这说明,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农民工很难参加城镇养老保险。

1.2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难

1.2.1理论与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大差异

理论上而言,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中,个人账户积累的那部分可以实现转移、接续,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即使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当其转移到其他行业、地区时,社会保险的档案却很难实现转移和接续,农民工只能选择退保。

1.2.2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制约了社会保险的转移和接续

根据河北省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300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1%的被调查者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三年及三年以上。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一般都是以某项工程的开始和结束为流动起始点,这就给社会保障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目前河北省尚未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险档案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转移接续。

2、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农民工这个群体为我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民工这个群体也日趋庞大起来,如何解决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并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2.1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1分类分层原则

对农民工群体进行适当的分类,符合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标准的农民工,给予其享受本市居民社会保障权益的资格,不符合条件的则另外制定可行的方案,视情况逐步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2.1.2循序渐进原则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按照农民工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农民工自身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1.3统一性原则

由于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样不仅方便了农民工的自由流动,有利于管理,而且也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真正为农民工服务。

2.2河北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对策建议

为农民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全社会已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但是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具体应该怎么样提供,由谁提供等其他一系列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大量的争议。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适合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实施和完善。

下面根据河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对策。

2.2.1尽快建立适合于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现在的条件下,无论是在财政方面、技术条件,还是相关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是无法将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根据农民工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条件,按照分类、分层次、分步骤的方法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较为可行的。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第二,制定出一个适合农民工条件的支付办法。

第三,改革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2.2.2积极探索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对于我国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却进展缓慢。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临近,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农民工迫切需要一个与自身特点想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2.3广泛而持久地进行政策宣传工作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帮助,这就需要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社会保障法规和政策。

2.2.4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和司法保障措施

必须要明确社会保障的对象、保障资金的筹集、保障水平以及保障后续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组织建设,大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雅妮,郭威.试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8)

[2]郭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必行之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

作者简介:郭雯(1988-),女,山西省昔阳县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上一篇: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探析 下一篇: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