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工作应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15 03:03:09

随班就读工作应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摘 要: 随班就读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是符合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好形式、好方法。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随班就读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 残疾儿童少年 随班就读 解决问题途径

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是符合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发展相比,随班就读还相对滞后,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发展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难度大等。为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应重视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重视提高随班就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随班就读学生数在中小学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有专家统计,甘肃省适龄入学残疾少年儿童数占适龄少年儿童总数的2.66%,因此部分县区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对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很不重视,拒适龄入学残疾少年儿童于学校校门之外,这是极其错误的。殊不知这个很小的比例对残疾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接受教育直接关系着残疾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关系着残疾孩子家庭的解放与希望,关系着与残疾孩子相关的许多亲属的幸福与安宁,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重视随班就读教育工作

残疾儿童少年虽然身体残疾,但并不代表不能接受教育,也并不代表他就是废物。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个残疾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潜能,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有的甚至在某方面能够超长发展。只要按照特殊教育要求,把残疾孩子安置在学校里、班级中,积极帮助他参与学习、活动,他就一定会有进步。如果再创造条件加强其自身需要的、适合的个别化教学、辅导与康复训练,那么他一定会有较大的进步。

三、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学生筛查鉴定工作

进行随班就读首先要进行学生的确认,随班就读学生的确认要进行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鉴定。现实中有的残疾类别程度好鉴定,家长认可,比如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但有的不好鉴定,比如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在一般的市县也无单位鉴定,特别是轻度的,介于正常与残疾之间的难以界定,家长也不愿意承认。可是在普通学校,轻度残疾学生,特别是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占随班就读学生的多数,这些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习、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差,按正常学生一样要求显然是不行的,不加强其自身需要的适合的个别化辅导与训练显然也是不行的。为了这些孩子,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积极做好筛查检测工作,努力为学校管理部署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依据,为教师、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依据。

四、建立健全随班就读管理与业务工作机构

随班就读是一个系统工作,牵扯着社会、学校、家庭,关系着领导、教师、家长、孩子,影响着管理、教学、学习,没有人负责,没有人管理是不行的。本市已初步形成的由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乡镇学区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的随班就读管理网络和由市特教中心(特教学校)——县区特教指导站——乡镇中心校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教研支持网络是随班就读管理与业务工作的有效机制,值得借鉴。

五、重视随班就读制度建设

随班就读工作难,难在残疾学生绝对数相对少,在普通学校难以成班,难在学生管理、教育、评价没有统一模式和现成的方法,难在教师的流动性大,受过培训的老师不一定有学生可教,教学的老师不一定受过培训,因此,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办法,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是难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所以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工作制度,确保随班就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六、重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最终要靠教师教育和管理。随班就读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随班就读的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了解掌握特教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合适的教育,随班就读往往就流于形式,变成了随班就座或随班混读。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基础,是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工作。

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难以固定,每位教师都有可能遇到随班就读学生并进行随班就读工作,因此随班就读教师培训,不仅要加强挡任随班就读工作教师的培训,而且要重视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七、重视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残疾学生正是这差异中的差异,每一个残疾孩子都因其不同的病因、不同的家庭而与众不同,其思想、行为习惯、知识结构等都独一无二,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像对普通学生那样管理、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特别是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的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特别的付出。特殊教育研究成果证明,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实施个别化教育。

八、重视随班就读档案建设与管理

据统计随班就读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小学,初中次之,高中极少,那么曾经在小学随班就读的学生去哪儿了?据了解绝大多数随班就读学生小学后就流失了,这就反映出随班就读管理有漏洞。档案不健全,无据可查就是原因之一,因此要重视随班就读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档案。

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随班就读教师的素质。随班就读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政府支持,教育部门、学校重视,所有参与、从事工作的每一位校长、老师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浅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