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2-09-15 02:44:59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2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一般护理。 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一般护理组,服药依从性要好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干预;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44-02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逐渐西化的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别、城乡之间的差距和文化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对于高血压的重视程度和防治水平也参差不齐,据相关报道显示[1],单就我国而言,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左右,接受治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左右,而实际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人数仅占所有高血压人数的6%左右。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防治为主,需要长期的依赖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许多患者由于对于高血压的重视不够和对于服药知识的了解不够,而造成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导致高血压的恶化,高血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诸如脑血管意外、眼和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等,严重者可以造成患者死亡[2]。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高血压的治疗当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护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2例,用以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2例,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38~70岁,平均(62.91±6.49)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视觉模糊、气急、疲劳、耳鸣、心悸等。92例高血压患者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3)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4)患者有恶性肿瘤病史;(5)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6)患者拒绝接受临床试验。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护理干预组(46例);一组为常规组(46例),经过统计学分析,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高血压治疗,如卧床休息、营养支持等,均服用上海中西三维药业生产的卡托普利片,每次服用12.5 mg,每天3次,连续服用14 d。

1.2.2 常规护理组 参照陈谊等[4]的一般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服药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的血管壁的顺应性出现下降,导致患者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异常增殖,导致血管狭窄,对患者的血流造成阻碍,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的发病常与肥胖呈现相关关系[6]。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但是患者往往依从性较差,了解护理措施在控制血压和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措施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桂娟等[7]报道,护理干预能够控制血压的水平和改善患者自我疾病的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大大提高。张士翠等[8]报道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控制血压的水平和降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一般护理组,服药依从性要好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控制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并且提高服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李嫦珍,刘淑萍,羊香芬,等.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60-261.

[2] 郭秀花,张普洪,罗艳侠,等.北京市高血压患者发病病程与高血压并发症的多元对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A):1159-1160.

[3] WHO-ISH.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ommittee.199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11,17(9):151-183.

[4] 陈谊,王华,谢德旭,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11):1469-1470.

[5] 陈瑶,郑丽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量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54-1056.

[6] 魏晓晨,朱立勤,陈凡.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正常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4):354-359.

[7] 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36.

[8] 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14-1115.

(收稿日期:2013-04-10)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式课堂教学初探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