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数据灾备系统的建设

时间:2022-09-15 02:41:43

浅析企业数据灾备系统的建设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因此各项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想要确保企业数据的连贯性及安全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来完成数据灾备,建设有效的灾备系统,并最终确保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数据灾备;技术;数据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09.3

1 数据灾备系统建设的意义

当前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让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数据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数据的有效储存,确保数据备份及完整性就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针对各项重要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就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让存储系统各项功逐渐的趋于完善,存储系统所具备的可靠性能以及扩展性能等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比如EMC公司所研发生产的存储系统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较强,在企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SAN存储网络技术现在已经是很多企业在进行结构化数据存储时候的最佳选择。不过在现实的实践与运用时,SAN存储技术虽然在很多的功能与性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但是同样的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可以说SAN存储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完成了对数据的集中于存储,也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隐患。

2 数据的备份与容灾

一般情况下我们完成信息系统数据灾备可以通过Backup以及Replication。所谓的Backup指的是人们所熟悉经常接触到的备份,确切的来说就是借助于系统本身或者是其他专门性质的软件来完成的,作用在系统数据文件基础上的一种对数据信息的维护办法。Replication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本身或者是借助于专门的设备软件等技术完成系统数据在其他机器以及其他地方的拷贝,并成为系统远程的一个容灾系统。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备份的定义就是:为了避免发生因为系统发生操控失误或者是系统本身出现故障问题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系统内部数据出现遗失或缺失的情况,把系统内的所有数据或者是一部分数据拷贝到别的存储设备上面,也就是把在线数据通过操作移动转变成为离线数据的一项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备份处理之后的数据不能够直接进行应用,并且也无法挂载在主系统上,一定要进行复原工作方能正常应用。

相对来说,容灾在这一问题上有了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他能够确保数据在线性以及实时应用性,也就是说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容灾依旧可以保持数据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数据也能够直接的加以应用,从而确保整个信息系统功能的持续运作。采取容灾处理之后的数据不用进行复原工作就可以正常应用。

容灾系统能够把整个系统的全部信息都拷贝过来,就算是有些并不没有复制指令的数据,就像是因为错误性操作导致把业务系统内部的用户信息删掉了,这种情况下容灾端的用户信息同样会被全部删掉。需要像将误删的数据信息还原,就要借助于备份系统,提取出全新的数据信息,在实施进一步的还原操作完成对删掉信息的还原。

当数据完成了备份处理,还需不需要容灾系统问题需要结合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假如说信息系统属于企业一般的运用系统,可以存在适当的停转区间,同时较小一部分数据的遗失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备份系统就可以达到数据存储的需求标准,就不用容灾系统的协作。不过假如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关键性的系统,任何数据的遗失都会造成企业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容灾系统的辅助,容灾系统能够确保信息系统故障时数据的正常服务,同时尽可能的将系统恢复时间缩短,把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3 灾备系统等级划分及特点

0级:无异地备份数据

在这一容灾方案中,信息数据只能在本地完成备份处理,缺少对数据的异地备份,也没有规划出灾难复原方案。总的来说这一级别成本较低,不过不能够进行数据的复原。它的优势是成本投入低,操作简单。不足就是如果出现本地数据毁灭性遗失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数据的无法复原。

1级:本地备份异地保存

第1级容灾方案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本地磁带介质上,然后送往异地保存,但异地没有可用的备份中心、备份数据处理系统和备份网络通信系统,未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这种方案成本较低,可以在本地发生毁灭性灾难后,恢复从异地运送过来的备份数据到本地,不过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第2级容灾方案是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存放到异地,制定相应灾难恢复计划,一旦发生灾难,利用热备份主机系统将数据恢复。但这种容灾方案由于备份介质是采用交通运输方式送往异地,异地热备中心保存的数据是上一次备份的数据,可能会有几天甚至几周的数据丢失。

3级:在线数据恢复

第3级容灾方案是通过网络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存放至异地,制定相应灾难恢复计划,有备份中心,并配备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及网络通信系统。该等级方案特点是用电子数据传输取代交通工具传输备份数据,从而提高了灾难恢复的速度。这一等级方案由于备份站点要保证持续运行,对网络的要求较高,因此成本相应有所增加。

4级:定时数据备份

第4级容灾方案是在第3级容灾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备份管理软件自动通过通信网络将部分关键数据定时备份至异地,并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一旦灾难发生,利用备份中心已有资源及异地备份数据恢复关键业务的系统运行。但由于该级别备份的特点,业务恢复时间和数据的丢失量还不能满足关键行业对关键数据容灾的要求。

5级:实时数据备份

第5级容灾方案可以实现在应用站点与备份站点的数据都被更新。数据在两个站点之间相互镜像,由远程异步提交来实现同步,因为关键应用使用了双重在线存储,所以在灾难发生时,仅仅很小部分的数据被丢失,恢复的时间被降低到了分钟级或秒级。由于对存储系统和数据复制软件的要求较高,所需成本也大大增加。

6级:零数据丢失

第6级容灾方案是灾难恢复中最昂贵的方式,也是速度最快的恢复方式,它是灾难恢复的最高级别。因为,数据是镜像地写到两个站点,所以灾难发生时异地容灾系统保留了全部的数据,实现了零数据丢失。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确保所有数据的安全性及完整性,避免信息的遗失或缺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企业发展的依据所在,对于企业的进步与生存具有关键的影响意义。因此建设数据灾备系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及成本费用等因素,全面的考量选择出最合适的数据灾备技术,从而确保信息安全可靠性能的提高,有效的推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百发.浅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灾备中心的建设[J].地理空间信息,2012,04:29-31+179.

[2]封晨.数据集中存储和备份技术在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熊忠阳.应用与数据灾备级别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2008,08:7.

[4]李伟霄.电信企业管理支撑系统集中存储与备份技术研究[J].山东通信技术,2010,04:24-27+34.

作者简介:姜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网络工程师,从1993年参加工作开始即从事网络设计、架构、组建、运维等工作,在网络运维及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各类网络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应用设备的安装、配置与调试,研究方向:网络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数据安全。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18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有效追问 下一篇:基于介电响应法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