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幸福感

时间:2022-09-15 02:34:56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幸福感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很重要,可以说,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结合学生幸福感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幸福感,提出了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需要正确地激励学生、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让学生得到不断进步与提高,进而在进步与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幸福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感受幸福;学生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快乐,培育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引起高度重视,还必须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真实地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喜悦感、幸福感。

一、学生幸福感的内涵

学生幸福感指的是学生深层的心理或成功感,让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进步与提高,体验到喜悦和成功。并且在主体运动中体验到各种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实,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主要是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锻炼中,在获得健康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快乐和喜悦的情绪,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久的意志支配和调节体育学习和健身行为,并认为体育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快乐、喜悦的。可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产生幸福感?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征,全方位了解并帮助学生,不断探寻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幸福感。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幸福感

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学习、锻炼中,要让小学生产生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学的认可以及教师的关怀。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不断地激励每个学生去进步、努力奋斗,帮助他们克服体育学习中的所有困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始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关怀,从而产生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1.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生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让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都达到满分,从而使每个学生产生幸福感,这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绝不可以用同一模式、同一标准来衡量他们,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并使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学习、锻炼。

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实施的主体,只有深入挖掘每个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个性,根据他们的特长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比如,针对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这群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会导致成绩不理想,进而上课就会越来越不认真。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这群学生,使他们逐渐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这样他们就会渐渐地认真学习,然后通过他们自己不断的练习得到进步时,教师又可让这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给其他同学做示范。这时尤其是同学们能给予肯定的话,这些学生就会体验到大家的认可,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主动去参与体育锻炼。这样他们的身体素质会逐步得到提高,体育成绩自然也会不断地进步,进而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再比如,对运动成绩一般,但平时学习十分认真的学生,可同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发现这群学生的不同之处,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等,然后让他们表演给大家看,在大家的惊叹与羡慕中,自然会洋溢出幸福的笑脸。

2.教师需要正确地激励学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那些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在学习、锻炼中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激励和帮助。比如针对胆子小、课堂上很少说话的学生,教师就应当不断地帮助他们,多次帮助后如果效果还不太明显,说明这群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其实在他们心里是特别想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在适当的时机激励并表扬他们,一步一步地邀请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具有学习的自信心,脸上自然也会时常流露出充满自信的微笑。再比如,针对平时好动又顽皮的学生,应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集中他们在体育课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力,有效的方法也有利于改掉他们好吵闹的坏习惯。对于这群学生,教师可以请他们当小老师协助自己去帮助部分同学,并不时地表扬这些小老师,渐渐地使他们在学习中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

3.教师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就是个性化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应坚持什么、改正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系和帮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成绩的提高,更包括个人的素质与品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关怀,在不断进步中体验幸福感,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学生,不仅要激励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学习优异的学生也适时地指出它们存在的不足,比如针对成绩优异、出众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就经常瞧不起别人,甚至对其他同学说一些难听的话。那么老师应及时跟他们进行交流,告诉他们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并不只是自己的学习好,还应带领大家一起提高。教师要不断帮助这些学生改进与提高,最终让他们在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感,进而使他们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体育能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仔细地观察每个学生的特征和个性,全面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中的幸福。这样,学生在各方面提高与进步中会感受幸福,教师也会在学生的幸福中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1]武方田.浅谈快乐体育与小学体育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9(9).

[2]蔡小珍.对新理念下小学快乐体育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8(7).

[3]张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幸福感[J].课堂纵横,2008(6).

[4]孙洪涛.小学体育课应当是快乐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作者简介:

秦兴海,生于1977年6月24日,男,籍贯:河南省商丘市,现职称:小教高级,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下一篇:愉快教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程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