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时间:2022-09-15 12:56:26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摘要:笔者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多年,对道桥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经验,本文介绍了道路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控制方法做出了阐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市政道路桥梁常见病害

1.1 路基病害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主体。造成路基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路基排水不良是主要原因。由于路基和路床排水不良,使路面长期积水,造成路基松软,强度降低,列车通过后使路基变形,促使翻浆冒泥更加严重,发生恶性循环,会造成路堤边坡坍塌,危及行车安全。路基边坡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决定了边坡稳定性的丧失方式,如坚硬岩石边坡失稳以崩塌和结构面控制型失稳为主,而软弱岩石则以应力控制型失稳为主。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而引起溜方,由于路基土体的稳定性不足就会引起滑坡。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沉陷比较多,这是由于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路基填筑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填筑,严重者,一次填高在六七十厘米,致使路基弯沉达不到要求,或造成路基结构沉陷。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现象,损坏的道路会给过往车辆的行驶安全带来隐患。

1.2 沥青路面病害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裂缝、坑槽、车辙(推移)和泛油等四种形式。由于沥青质量、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和气候的影响使得路面产生破损,促使路面开裂、推拥,甚至局部下陷。纵向裂缝现象,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但长宽不等。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不好,冷接缝结合不紧密,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横向裂缝沿道路的横向开裂,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横穿部分路幅的,贯穿缝沿路面一般分布均匀。当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变硬变脆,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沥青路面产生各类病害,使道路遭到破损,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

1.3 桥梁病害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复杂、繁多,有时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因素。混凝土桥梁由于开裂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倒塌,桥梁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重力和附加力。混凝土桥梁在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荷载裂缝,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拆模后表面温度降低很快,造成了温度陡降,内外巨大的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就在混凝十表面产生膨胀应力。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由于腹板内预应力管道密集,在浇往腹板混凝时容易出现漏振、欠振等现象,腹板混凝土不够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和孔洞,削弱了腹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由于预应力的不足降低了腹板的抗剪能力,容易产生腹板裂缝。

2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路基病害的防治

路基病害中,地基不均匀沉降多出现在道路桥梁建设完工以后,应该是以防为主。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机型不超过有关规定。确立合理的工程布局和结构类型,并在需要的部分设置沉降缝。减少路桥过渡段路堤的自重作用,避免因自重过大而产生较大的压缩沉降,在处理后的地基拱上设置横向泄水管或排水盲沟。

桥梁中期的处理方法中常见的控制办法之一:台背回填法。为了可以保证台背回填的良好效果以及质量,对于选料的方面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透水强、强度高、压实较快的材料。例如:砾石、细砂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要保证施工工艺的质量,具体而言是调联的铺筑工序,应当在基底处沿路堤纵向长度距桥台背不小于2米,而且与路基的相接处按照料不大于1:1设置斜坡或是台阶,回填高度按照路堤高度而确定,一般取至2到4米。总体而言,此方法的运用也有利于桥梁的延的体现。意思就是说通过应用该方法可以治理属于该病患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同时不可以减少竖向变形的程度,从而避免的结构刚柔的不平衡以及突发性改变。

控制填土质量,减少因填料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压实度增加而产生的沉降。运用换填法、浅层处治法、碎石桩等对软弱地基进行特殊化处治,减少桥路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有效控制桥头跳车。

2.2 路面病害的防治

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各项指标,严把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在软基路段,桥头下挖路段和填挖路段交换频繁的路基上必须深挖进行补强设计并增加相应的预算,解决基层耐冲刷和弯沉均匀性问题,合理地设计性能优良且适宜摊铺的集料级配。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设置桥头搭板和枕梁,使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到桥台地段,起到匀顺纵坡的作用。

2.3 桥梁病害的防治

确定为结构受力变形而造成混凝土梁裂缝时,检查梁体底模及支架体系下伏地基是否在缓慢下沉,还是模板或支架刚度不够有轻微变形,必要时预加荷载试压,或采用换填等措施强化处理地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护措施,腹板内预应力管道较密集的地方更要做到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特别是保证预应力束的张拉效果。桥梁开裂通常用表面处理法、灌浆法、填充法和结构补强法来进行有效处理。对于伸缩缝损坏的桥梁应注意日常保养,及时清除碎石、泥土等杂物,拧紧螺栓,必要时可加油保护。

3.总结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点,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施工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有相当数量的道路桥梁在未达到其设计寿命时,就过早出现了桥梁耐久性破坏,主要表现为梁体出现裂缝,铺装层松散脱落等。降低了道路的运输效益,缩短了使用寿命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行驶构成潜在的危险。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进展。总之,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受施工场地有限、干扰较大、工期较短、保证施工质量的难度较大。对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预防其质量通病,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反复思考,总结经验,避免工程上出现的通病,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为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稳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方法,使我国的道桥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雄坤 ,寿敏 .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路面平整度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124

[2] 宋志国 .道路桥梁病害对策初探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4):146 .

[3] 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资讯,2009(12):62.

[4] 王春念,论公路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08(6)

[5] 王德雨,路桥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2)

[6] 梁永伟,道路桥梁的病害解析及加固技术探讨[N],新导报,2012(17)

上一篇:谈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 下一篇:浅析有源电力滤波器常用的电流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