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学生素质提升探究

时间:2022-09-14 11:40:24

以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学生素质提升探究

兴趣、品质、性格、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直接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最重要的表现。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自信心、价值观等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使其能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对待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担负着“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务,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活动相联系,从而形成职业能力”等重要责任。尽管市场营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学生对学习市场营销的必要性认识不清,一年学下来往往走马观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依托的是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许多其它学科,如经济、政治、环境、语文、数学、心理等等,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对教学方案进行随机应变,对教学过程作出可能预测。良好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起到至少四个方面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教学媒体采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比如我在上《营业推广》课时,先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蜡笔小新之妈妈喜欢集点数》,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我们营业推广就在身边,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另外我在讲《定价策略》的时候,我给出了肯德基、麦当劳等学生熟悉的产品的价格。学生积极讨论,细心的同学马上会发现这些定价策略有相同之处,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常见的定价策略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当然,在激发学生兴趣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根据不同的情境,可采用“先学后教”、“小组讨论”、“作业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有时间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力是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非智力因素中很重要的方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说明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作用。坚强的学习意志能促使学生长期保持旺盛的求知动力,抵御学习中的挫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因此,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

市场营销中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较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意志薄弱,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信心不足,甚至干脆就放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进度和难度,善于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多实行激励教育,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断进步,会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意志力就更加坚定。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当激发其坚韧精神;对于胆小、犹豫不决者则要培养其大胆、勇敢和果断的品质。总之,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在教学过程中将市场营销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具有良好性格的人,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能加强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修养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从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之中。要做到“悄无声息”,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其次把握市场营销学科的特点,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

然而不同的学生,他们性格的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性格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别是培养他们勇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满足于课本里的现成结论,敢于对教师答案提出异议,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上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不轻易受次要因素所干扰,而支持自己的观点。要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反以盲从,勇于创新,只要学生培养起这种勇于探索,独立自主的性格,那么,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高尚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情感等等,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上一篇:试论语感素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下一篇:在阅读之中培养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