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业突破坚冰

时间:2022-09-14 11:39:57

物流装备业突破坚冰

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特别是出口下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09年,中国物流装备行业也难以走出独立行情,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了遏制,尤其是上半年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但是,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下,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物流业进入中国十大调整与振兴产业规划,大大提振了行业发展的信心。2009年,中国经济先抑后扬,率先走出低谷,实现V型反转,GDP增幅达到8.7%在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物流装备行业也逐渐复苏,自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回暖,总的来看,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预计2010年,随着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不断巩固,物流装备市场需求总量有望逐步上升,前景看好。

工业车辆行业实现V型反转

张 洁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内外工业车辆市场相比前几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2009年底世界工业车辆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共销售机动工业车辆565748台,相比2008年的930689台下降了39.2%。中国在拉动内需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带动下,市场需求从二季度开始全面回升,在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开创了V型反转态势,全年销售机动工业车辆114964台,相比2008年的110957台,增长了3.6%。从世界各大洲的销售情况看,美洲、欧洲、大洋州市场整体下降幅度超过40%,亚洲相对来说要好于其他几大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市场的表现称得上一枝独秀。

从世界工业车辆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在2009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叉车销售市场,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叉车市场极度萎缩,整体降幅均超过35%。

具体来看中国市场,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受金融风暴影响叉车销售量开始下滑,从2008年初的每月销售1万多台一直下降到12月的每月销售5000多台,2009年1月下滑到最低点4140台,创出2005年以来单月销售最低记录。2009年2月虽然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但受国家宏观调控、拉动内需政策的鼓舞,市场信心和采购需求得到恢复,销售量开始回升,走出了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的V型反转,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09年底。

在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困境之际,我国叉车制造商在出口方面也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机动工业车辆出口27558台,相比2008年的60333台下降了54.32%。2008年,出口占到总销售量的35.9%,而2009年出口只占总销量17.9%。由此可见,出口下滑是导致我国工业车辆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虽然从2008年10月出口情况开始下滑,2009年一直在低位徘徊,月出口销售量一直维持在2000台左右,但是根据判断,基于世界经济目前在逐步向好,2010年出口量会逐步上升,虽然这种上升受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比较缓慢的影响,不会出现大幅增长,但2010年出口量会明显好于2009年。

在进口方面,2009年我国共进口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业车辆9652台,与2008年的13807台相比,下降了30.1%。其中,进口电动叉车(含巷道堆垛机)4310台,与2008年的6978台相比下降了38.2%;进口内燃叉车1525台,与2008年的3723台相比,下降了59%。

货架行业整体受挫但大项目未减

崔 雄

2009年金融风暴肆虐全球,货架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整个货架市场较往年有较大萎缩,整体测算,与较为火爆的2008年相比,市场交易量至少下降30%。随着国家多项刺激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下半年我国经济逐渐回暖,货架市场也随之有所好转。

造成货架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国外需求急剧下降,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订单急剧减少,产销量降至近几年的最低谷,本应作为保证交货的仓库建设也随之暂停。其次,为降低经济危机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控制风险,保证流动资金的安全,企业执币观望的情况增多,投资计划及投资预算也大幅缩减,而作为扩大产能、保证生产或销售供货的仓库建设投资也尽可能被减少或取消。

货架行业大小项目表现不同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2009年初货架市场萧条,但仍不乏大项目出现,这些项目一部分来自国家拉动内需产生的项目,如烟草、医药等行业国企的投资,另一部分来自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如食品、饮料行业及超市、百货行业等。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一些乳品企业受到牵连,未检出三聚氰胺的乳品企业趁机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尤其是三鹿留下的市场空白,因此,乳品市场的货架需求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2009年,中小货架项目明显减少。这些项目往往是历年货架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经济危机影响下,这些可有可无、或不是目前最为紧迫投资的项目,往往在投资预算中被取消。而拉动内需、趁机扩张等项目往往选择在货架价格处于低位的阶段趁势加大投资扩大项目规模,使得2009年大项目没有明显减少的迹象。

虽然整体市场受到影响,但也有逆市而上的企业,如笔者所在的公司就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其一是市场因素,大项目的投资占比上升,这些项目工期一般较长,在经济危机时期,往往选择履约能力强的大型货架企业;其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客户在选择货架时意识到货架品质和货架供应商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其三,经济危机期间,企业投资的谨慎程度提高,信誉好、服务好、口碑好的货架企业受到客户青睐。

在价格方面,2009年货架的售价可谓降到历史低点,各货架企业为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大打价格战,小型货架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许多大中型货架企业也在市场中苦苦支撑。9月以后市场逐步回暖,货架的业务量相应上升,但需求总量远不能满足货架制造企业的产能总和,货架的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竞争仍然激烈。

2010市场总量有望上升

2010年,货架市场总量与2009年相比应有所增加,主要支持因素包括:

1.价格的上升需要缓慢的过程,因此2010年货架的价格应仍处于低位运行,将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时机。

2.经济的回暖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原有计划有望重新启动,甚至追加。

3.在经济危机中未受影响的企业投资力度会加大,并带动整个行业的竞争性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2010年是否能够始终保持2009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未知数,因此,货架市场远不会达到2007及2008年初的火爆程度,货架行业的竞争仍会非常激烈。过度的压价、恶劣的付款条件以及盲目而上的竞争性投资,会给货

架市场带来较大风险。

自动仓储系统行业平稳发展

金桂根

2009年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在烟草、医药、食品、铁路、电力等行业的拉动下,自动仓储系统市场需求和项目建设基本保持平稳。预计201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惯性强势,加之国家在拉动消费、加大民生工程建设,以及企业产能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政策导向,自动仓储系统行业将随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市场需求状况

1 烟草

2008、2009年,烟草行业“十一五”技改项目建设达到高峰期,对自动仓储系统的需求和投资在生产物流、商业配送物流两条主线上依然处于领潮地位。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技改工作趋于收官阶段,在烟草工业方面,预计项目数量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在烟草商业方面需求量会增加。

2 食品饮料

自动仓储系统在食品饮料行业将有更多应用。同时,冷链市场逐渐升温,许多企业已着手规划和建设冷链仓库,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自动化物流装备应用还较少,国内供应商将加大自动冷库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3 医药

医药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2009和2010年的市场需求比较平稳。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市场需求预计会呈小幅上升趋势。

4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影响了对自动仓储系统的需求。由于企业已感受到生产配送型零部件装配自动仓储系统的优势,预计2010年市场需求会有较大提升。

5 汽车制造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在政策驱动下将再上新高,物流装备业会有更多市场机会,整车装配和发动机装配对AGV会有更多需求,尤其是重卡企业的大量需求已初露端倪。

6 电力

电力行业的自动仓储系统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公司,市场需求和项目建设较多。2010年随着电网改造加快,自动仓储系统的需求会稳定增长。

7 铁路

2009年,国家对铁路系统投资约6000亿,计划总投资达2万亿,这是国家在“铁公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量级投资,铁路系统相关产业均从中受益,其中机车制造、铁轨铺设装备、机务段检修、地铁维护等对自动仓储系统有着零部件装配、备件存储等需求,预计2010年市场需求量高于上年。

8 机场

机场物流主要包括行李分拣、航空货运、餐食配送,目前在国内几个大型机场均有应用或正在建设,其中行李分拣物流系统的需求多一些。2009、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机场投资规模,预计2010年市场需求呈平缓上升趋势。

9 零售连锁

2010年,在国家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的驱动下,商业流通将有较快发展,对自动仓储和分拣系统的需求相应增加,其中家电连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会多一些,服务于加油站的非油品零售连锁业务的配送中心建设具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潜力。

10 军队

自动仓储系统在军需、军械保障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由于项目建设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有序进行,因此需求数量较为平稳。

11 金融

金融单位对自动仓储系统有着稳定的需求,但该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数量不多,且受国家高度监管,每年的项目建设数量并不多,2010年,印钞厂对自动仓储系统的需求会多一些。

12 服装

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对自动仓储系统理应有较大需求,但目前仅有雅戈尔、森马等少数企业建设了自动仓储系统。由于服装行业对出口依赖较大,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2009年自动仓储市场需求较小,2010年会逐步回升。

供应商和技术发展状况

近几年,国内从事自动仓储系统的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基本没有变化,但鉴于客观原因,将有更多国外供应商涌入中国市场。201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尚存不确定因素,企业的生存压力会使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自动仓储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也许更加无序和动荡。一般来说,国外供应商会在高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本土化策略降低成本,国内供应商会在价格与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加强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从技术层面,目前国内供应商的自动仓储技术和产品系列已比较完备,但在常规设备的高可靠性、特殊设备的功能完备性、概念设备的高.性能及新颖性,以及低碳、绿色等方面的研发依然是发展方向。从流程工艺方面,自动仓储系统的存储功能将进一步延伸到生产线环节;从单机设备方面,经济型及高端型产品系列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从数据采集方面,RFID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从电气控制方面,分布式智能控制及系统节能将有更多发展;从计算机管理方面,不同行业及个性化需求的WMS系统将更加专业和完善。

输送分拣设备行业加快升级调整

马贤祥

2009年初,金融风暴使物流装备需求趋缓,但受合同执行周期长影响及国家振兴经济方案刺激,下半年输送分拣设备需求明显好转,呈先抑后扬态势。据初步估算,2009年输送分拣设备行业总产值增量较前几年低,约为8%~15%。同时,供求关系也呈现出新的态势。

行业需求从粗放式转向精益化

2009年是我国物流装备业的整合时期,也是行业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发展的阶段,反映在用户的投资心态更趋理性,不仅注重系统的投入产出、运行和维护成本,在系统筹建期间,还积极配合集成商参与系统规划及工艺流程设计评审,其目的是获得高性价比。

用户投资心态变化也促使系统集成和设备供应商的营销策略发生改变。在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需求萎缩和竞争日趋激烈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工程项目数量下降、在建项目受阻、订单急剧下滑,使供应商自感原有的优势或营销手段已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改变经营策略,采取扩大内需练内功、市场调研寻商机、强强合作定联盟等举措积极应对,在加强技术创新与运作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国内某知名输送机供应商的策略就有一定代表性:首先,从“仅提品”转变为“提品及其解决方案”,方便客户根据不同功能需求找到适合自身需求并且性价比高的产品解决方案,以人性化服务赢得客户青睐;其次,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调研、细分市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做大做强本企业有特长且市场容量大的产品,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苦练内功,实现生产精益化和规模化,把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到新的档次,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时,经济危机自觉不自觉地引发业内企业洗牌。国内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借此契机开始考虑并购,在加强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物色有互补技术特色(如软件、专业装备制造)的企业,通过合作、并购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或产业整合,其目的是扩大企业规模和提供物流系统集成的全方位服务,形成国内系统集成领域的“航母”地位。

经济复苏后任重道远

物流装备业伴随着用户需求变化和技术水

平的提高而发展变化,进入2010年,中国物流装备业肩负着经济复苏后实现物流装备工业化和加快现代物流进程的历史性重任。物流装备供应商在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市场需求变化是需要其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国家加快投资的效应会在2010年显现,从而带动物流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初步预测,物流装备业在2010年将出现约15%的增长,预计输送分拣设备需求增量会高于此数值,其中,除烟草、医药、图书、零售等仍是未来几年需求旺盛的行业外,服装、快递、食品、农业等是经济复苏后拟加大投入和发展的行业,市场份额比重会逐年加大,适合上述行业特色的物流装备需求愈加突出,如轻型悬挂输送与分拣系统、中低速易扩容的箱包类分拣装置、食品冷链及简易高效、因地制宜的农产品装卸、输送、分拣设备等。

除此之外,有专家断言,不久的将来,ILFID技术一定会像其他技术一样释放出其全部能量,引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因此,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在物流仓储、配送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尤其结合上述行业物流的特点和需求,必将呈现珠联璧合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输送分拣装备行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主要表现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进程将加快进行;通过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降低产品资源消耗及减少污染,优化结构、改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逐步推行“大强小专”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体系;智能、环保、标准化体系建立也将成为物流装备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托盘行业发展先抑后扬

靳 伟

2009年是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复苏的一年,也是托盘生产企业奋力拼搏的一年。

2009年从黑暗到曙光

2009年第一季度,托盘行业处于金融危机之下的“黎明前的黑暗”。大部分企业备受煎熬,尤其是出口型托盘生产企业,因订单减少过半而苦不堪言。第二季度开始看到曙光,出现景气恢复迹象,订单开始增加,特别是塑料托盘。第三季度伊始,中国经济出现明显触底企稳现象,制造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后顷刻之间恢复景气,托盘生产企业,特别是塑料托盘生产企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力卡、庆豪、派瑞特等知名塑料托盘生产企业业务量骤增,设备24小时运转。第四季度,订稳上升,部分企业基本重回金融危机前的状态,但还不能与前几年相比。其原因,一是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结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二是托盘生产企业对实体经济的依赖性很强,要真正恢复元气尚需时日;三是我国托盘生产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受到剧烈冲击很难立即复原。

2009年,木托盘仍然困于原材料供给不足,价格持续上涨,产品比例处于下降态势;金属材料托盘紧随汽车制造业从下半年起有所恢复,但11月开始面临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复合材料托盘也没有走出低迷处境;纸托盘状况略好一些,下半年订单增加,利润回升。

2009年,托盘行业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1.一批优秀托盘生产企业脱颖而出。

2.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的托盘新材料、新产品研发高潮迭起。

3.托盘标准制修订工作备受关注。《组合式塑料托盘》(国家标准送审稿)于2009年底通过审查。2009年3月,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物流标准2009-2011专项规划”。

4.外商投资热情高涨。目前,丹麦Container Centralen公司拟在华投资设立企业。此外,瑞典一家木托盘生产企业在探索投资的可行性;南非Lomold International公司准备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在江苏建厂生产托盘。

2010年托盘行业面临考验

2010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一个“大考之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出口型托盘生产企业尤其不可掉以轻心。木托盘依然会受原材料问题困扰;塑料托盘可能受原油价格重上新高的影响,强劲升势受阻;金属托盘和纸托盘前景较难预料;复合材料托盘推广还需要一个铺垫过程。与平托盘相比较,上部带有结构的托盘会继续扩大用量,特别是箱式托盘。同时,我国已成为一块难得的投资沃土,小幅通胀和经济建设热潮不是绝对不会发生。在托盘行业整体处于上升势头之时,存在产能扩大的可能。越是在这种时候,托盘生产企业越要未雨绸缪,着重在低碳、节能、循环持续发展、再生利用、环保和生态平衡等方面下功夫。

2010年尽管有不测因素,但总的情况将好于2009年,上升势头不会逆转,只是不能盲目乐观。

仓储周边设备行业浴火重生

吴春波

仓储周边设备主要应用于物流装卸区域的接口部位或通道上,包括装卸平台、装卸门封、装载房、工业提升门和快卷门以及一些辅助设备等。其中,装卸平台和库房用滑升门仍然是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2009年周边设备市场已见谷底

2007~2008年经济发展过速和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冲击已在2009年到达顶点,众多大型物流企业举步维艰,新建大型仓库或物流中心更如凤毛麟角。因此,周边设备的需求比本不强劲的2008年仍有大幅下降。根据国内相关行业的知名厂家进行的市场调查统计,2009年,装卸平台的需求量同比下降40%,工业门、滑升门的需求量也有较大幅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内品牌已基本占领行业中的低端市场和部分中端市场,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不乐观的经济形势让设备使用方更多地关注初期投资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市场的无序竞争又导致更多劣质产品投入使用,势必对日后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2009年的市场状况,业内主要厂家在做着不断努力,市场上仍有针对国内需求的新产品推出。这些厂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2009年,客户对投资的谨慎也表现在对低价位产品和适应性更强的产品的需求上,如耐低温产品。这些需求即使在经济复苏后也必将成为将来客户需求的主要趋势,所以生产厂家应在节约成本和产品灵活性上多下功夫。

20 10年周边设备行业将浴火重生

2009年的颓势也为2010年的复苏积蓄着力量。2009年底各行业的复苏以及国家政策调控等迹象说明,2010年的物流行业势必为强劲反弹的一年,零售业和食品运输将成仓储周边设备应用新的增长点。国家对中西部和北方的投^、持续增长,也说明物流行业新的增长点仍然在这些地区。当然,经济发达区也将逐渐摆脱2009年的阴霾,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扬。但整个行业应有一定心理准备一经济的复苏需要时间。2009年底,一些企业的振兴也不排除前期观望、后期增加投入的可能。因此,2010年上半年的行业需求尽管比上年同期会有好转,但仍有不如

预期的可能,各厂家要做长期努力的准备。

2010年,仓储周边设备需求仍将以中低价位的产品为主,这部分产品将占整个市场需求的70%以上。这样,国内的一些厂家将拥有明显优势,但盲目追求成本也势必让产品质量大幅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关投资方在选择产品和厂家时应慎重考虑。

自动识别技术行业取得多项突破

王 毅

2009年,我国自动识别技术行业发展迅速,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与标准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并展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新的应用层出不穷

2009年,条码行业延续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商品条码系列国家标准的修订与颁布,一维条码的应用更加深化,特别是医疗、建材等专业行业领域内,一维条码应用发展很快,新的应用模式层出不穷。

二维条码也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以二维条码作为信息载体的移动票务业务以及防伪应用快速发展。从2009年一季度开始,我国多个机场陆续推行手机登机牌服务,旅客出行将无需持纸质登机牌,只需要拿出手机在识读机具上进行扫描,就可使用彩信里的二维码登机牌轻松登机,不必为排队值机浪费时间而烦恼。2009年底,火车票在全国范围内升级改版,采用了二维条码的新版火车票于12月10日起全面发售。据称,该二维条码承载了乘坐车次、座次以及购买者部分个人信息,兼具信息采集与车票防伪功能。此外,二维条码移动商务发展很快,手机电影票、手机优惠券等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二维条码应用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大陆等一批自动识别设备制造商以及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设备的发展。

2009年,RFID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再次唱响与《2009中国智能卡及RFID产业发展蓝皮书》的,RFID技术又一次成为最受瞩目的自动识别技术。此外,2009年9月3日,RFID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重点目录。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当前,中国RFID应用多集中于低高频段,在出入控制、证照防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超高频段,虽因成本、商业模式等问题而在2009年未出现大规模应用,但仍取得诸如酒类防伪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发展势头良好。在超高频RFID标签与识读器研发方面,中兴通信、远望谷等企业取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并研发了新型RFID芯片、标签、识读器产品并投入商品化,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RFID技术研发与生产进入核心技术攻坚阶段。

RFID应用关注盈利模式

2009年,神州大地物联网热潮涌动,与RFID、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有关的物联网发展已经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展望2010年,我国自动识别技术行业将延续2009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条码技术将继续快速发展,RFID技术将从先前的技术、资金投入拉动以及政府支持的发展模式,向关注ROI(投入产出比)发展模式过渡,通过RFID技术的自主研发、市场细分以及新领域的拓展,解决RFID成本高、应用项目盈利模式不清等问题,从而带动RFID技术与产业的良性发展。

物流咨询在“严寒”中翘首发展

杨广君

在危机中修炼内功

面对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犹如一剂强心剂,帮助制造业越过了2009年的经济“寒冬”。但对中国企业来说,仍然存有疑问:外力的作用到底能持续多久?这个不得而知。但是企业明白,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必须练好内功。

2009年,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完善社会物流体系,能够提供社会物流规划和优化的物流咨询企业在这方面不断拓展业务,规划物流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内陆港建设、公铁联运、港口物流规划等。

制造企业面对高库存、高物流成本、低响应速度、低信息化水平等问题,积极借助物流咨询企业的力量,推动自身物流系统的改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供应链整合、业务流程再造、库存管理等方面。作为“中国制造”的主角,制造业成为物流咨询业主要的服务对象。

此外,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改善企业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在物流咨询企业的帮助下,通过建立物流指标体系逐步提升作业效率,通过完善和优化物流网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供应链的两极发展已成趋势

在一些新兴企业中,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2009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起点”,有人甚至用“井喷”来形容2009年汽车行业的发展。此外,钢铁行业等资源型企业也积极拓展全球业务,加速全球化进程。面对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必须在利用全球化的服务、创造价值、降低流程费用、流程透明化与标准化、改善业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可获得时间和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基于上述原因,一方面,企业供应链必须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朝着浓缩型供应链的方向发展。供应链的两极发展对物流咨询业提出新的挑战。

创新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咨询业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理念创立期、本世纪初的工具方法创建期、最佳实践案例积累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为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的创新期。物流咨询企业作为制造企业的外脑,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帮助其逐步实现供应链的集成,男一方面要帮助本土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做好全球化的物流网络布局。

帮助企业实现从供应网络、供应模式、仓库布局和库存管理,到厂内物流设计,再到成品配送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整合、规划和设计;不仅提供物流与供应链战略指导,更要提供具有可实施性的物流解决方案,真正帮助企业减少供应链的非增值环节。上述各方面都将成为物流咨询业20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服务方向,也将成为物流咨询企业长久立于市场和建立服务品牌的保障。

上一篇:徐州烟草自动化配送中心 下一篇:邯郸烟草配送中心卷烟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