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2-09-14 10:03:27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和对策

一、原因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招聘热潮又要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招聘会的火爆和大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成正比,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依附性的产业结构

在过去我国的经济更多的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以低廉的劳动力换取低附加值的产品。现在国外不少消费大国还暂时没有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出口企业受到不小打击。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依附性的产业机构并不需要大学生这类的高级人才,更多的是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工人高,甚至读书无用论的风行。

(二)内需不足

而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消费,内需不足,同样影响就业。

(三)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高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毕业后会统一分配工作,大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但在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这种招生体制已经逐渐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甚至有些专业设置,更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导致大量的大学生学无所用,而企业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四)就业人数增加与市场需求有限

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下岗工人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国外经济不景气,大量海归回国找工作。而市场工作需求总是有限的,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五)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一方面表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之间有矛盾。许多大学生刚毕业,对社会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眼高手低,为企业创收甚至不如普通工人,不能胜任理想的职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工资期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待遇之间有差别,有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一般都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

由于高校毕业生给自己定位的不恰当,大学毕业生往往出现找工作容易,找到理想工作难的情况。甚至有些大学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意随便找工作。我们应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培训他们,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二、对策

近几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产能产生相对过剩,国与国之间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在国内,许多地方的就业需求趋于饱和。如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置之不管,甚至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需要我国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帮助服务系统,提供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工作前,甚至工作后再不断进行职业培训,使大学时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通过这一系列的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一)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体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员工素质是由知识、技能等智能因素和人格、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动机等非智能因素组成的多层结构。因此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应该和人力资源素质评估相结合,依据其胜任特征进行职业培训。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职业工作者而言,有两类胜任力特征是他们需要的:一类特征是关于个人主动性的优异特质,如成就动机、主动性、概括性思维;另一类特征指工作组织的特征,如影响他人、形成团体意识或群体领导。因而再次基础上,我们应该探讨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胜任特征是哪些。

(二)创建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系统

有统计显示,通过合理有效的辅导,可以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前,培养其职业选择能力,使他们更加理性成熟,从而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去学习和接触更适合自己的课程,选择对自己更为合理和有用的工作。除此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碰壁挫折等,拥有更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业辅导不仅仅局限于,辅导员和大学生就行面对面的交谈,传授就业经验,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含义。还应包括提供就业辅导的相关教材、相应的就业辅导训练以及对就业辅导的后续评价和改进等。

(三)对就业市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我国应完善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和政府等的协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要调整大学的专业机构和课程设置,让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的指导大学生就业。

国家也应该建立就业信息预警机制,平衡市场就业供需。同时,国家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提供虚假信息,坑害欺骗广大大学生毕业生的招聘和用人单位及个人予以惩罚;对各类招聘会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以满足各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而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提供方便。

希望国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高校、社会各界和政府的积极合作,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进步,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姚若松.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教育导刊,2010(09).

[2] 单谦,陈俊霖,耿寅融,等.毕业生就业分析与评价[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作者简介:胡超(1985-),男,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方向:证券。

上一篇:提高重庆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 下一篇:浅论新形势下的保险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