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4 08:47:52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71―0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几乎所有人的事情都通过网络信息来完成,网络的快捷、方便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根据国家的统计,目前使用网络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在学习方面,青少年可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达到提高自己学业的目的。由于青少年身体、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对网络世界的新事物、新现象分辨不清,容易沉迷于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身体和生活,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所以,如何引导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主动学习已成为急需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可以改变以往一体化同步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人学习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化、个别化、协作化学习,真正体现教育的主导原则,以个体为中心,全面培养个性化人才。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校每个教室已安装一体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的预习或复习学习内容,学生可利用课间、回家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其丰富的资源,查找相应的内容。因我校地处城郊,大部分家长在做生意,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监管自己的孩子学习。而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不成熟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很多时候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由,养成玩游戏、看电影等不良的习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没有达到老师、家长预期的目的。

三、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研究

1.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如果传授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知识,那么总是有限的。而如果教会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则会让学生终身受用、取之不尽。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吸取他人之长,在比较、选择中,灵活掌握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

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依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现代性。为此,教师可采用以下模式:①演示、讲授性自主探究模式。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②完全自主探究练习模式。课中教师完全放手,以学生独立上机操作为主,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练习进行巩固,延伸性练习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③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型模式。“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对于学习能力低下的年段或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自学,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查询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3.“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W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需要,获取信息的途径为: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地点既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课外。课外探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预习课文时,搜集有关资料,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初步印象或提出研究的问题;二是完善课内所学的知识,做好复习和进一步探究工作;三是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完成研究任务。

4.“个体――合作”相结合,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上一篇: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下一篇: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