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茶馆看《茶馆》

时间:2022-09-14 06:48:59

【摘 要】话剧《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不同的演员演绎着不同的版本,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经典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大众是否愿意走进剧场,接受洗礼?另一方面,如今的青年演员对于经典剧目的理解与认知是否能够做到一丝不苟,是否能放下诱惑,投身清贫?本文通过一番对于《茶馆》的感悟与认知,用独特的视角剖析经典,寻求内心答案。

【关键词】茶馆;经典;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20-02

一个温暖的午后,在北京寻觅一家纯粹的茶馆,好不容易在南锣鼓巷觅得一间。因为离中央戏剧学院很近,不禁想起老舍先生的《茶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京人艺排演的《茶馆》自1958年首演,至今已经突破五百场的记录,并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堪称经典。

如今,只能从视频里看到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前辈在舞台上的风采。如今,裕泰茶庄在北京早已经荡然无存,或许历史上就根本没有,但是,为什么会让每个人记忆犹新,为什么会让每个学习表演的孩子把《茶馆》看成巅峰?为什么会让一个剧院以此终身为荣?在当下,它还有着怎样的意义?

今年,87岁的徐晓钟老师虽然言语不多,但是字字都有着一种力量。他说到了经典作品的距离。经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定位。它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不是建国之后的安定,可能老舍先生的笔触不见得如此深厚、如此犀利。《茶馆》是一个小社会的全面反映,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很多人是通过剧评家的文章了解它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它的片段也曾经被纳入中学课本。老板王立发的悲剧命运被广泛认知,甚至开始了多种的文字评判。但其实,作为作者,不需要将太多的、过于深刻的观点赋予自己的作品本身。那样的舞台作品会失去固有的戏剧性,会失去观众。有的文学作品,尤其像《茶馆》是非舞台所不能读的,话剧舞台艺术家的驾驭和把控都是不可替代的。北京人艺之所以可以将其演绎得入木三分也是有着其他院团的不可替代性的。

如同《雷雨》一样,北京人艺大师级演员对于《茶馆》的人物性格把握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无论是小人物刘麻子,还是王掌柜、秦二爷,栩栩如生的形象让观众很难忘却。于是乎在全国的艺术院校几乎把该剧的人艺版作为教科书去研讨。每句台词的潜台词,每个动作更深层的含义,都已经成为大家的研究课题。一个动乱的时代,让不同层次的人物都走向自我悲剧的命运,稍有不慎的言语就能够招来杀身之祸。而茶馆这样特殊的场景既是提供自由言论的场所,也是招来杀身之祸的地点。王立发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却又难逃趋炎附势的维持,从清朝到民国,从军阀到市井茶客,他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维持着。最终散尽钱财,只能落得店毁人亡的结局。于是之老师不仅仅有着对人物的强大把控力,在二度创作中,更是以自己独特的人物动作,彰显出一个小人物的鲜活形象,比如他的站立姿势,始终不是一种“规规矩矩”的站立,随时都好像有事情要发生,这就把一个茶庄的老板在当时时代里为了生活竭尽全力地维持、生怕招惹事端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而资本家秦二爷破产后,对那支签字钢笔的依恋与不舍,也是被蓝天野老师刻画得叫人难忘。这样的一部话剧,锁定了北京人艺的表演风格,也是北京人艺至今人丁兴旺,艺术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对于《茶馆》被原封不动地拍成电影,我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固然,电影是一种对原生态舞台表演的保留,是一种可以随时找到的影像资料,也拥有很好的社会效应。但是,为什么舞台的魅力它无可替代?为什么观众会涌进剧场站立看完《茶馆》的告别演出,优秀的年轻演员姜文等人泪流满面……这些是电影无可替代的场面。这一切让我想到了经典话剧的遗憾美。经典之所以不可替代,那就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遗憾美和对传承的呼唤。因此我从《茶馆》里读懂了另外一种力量。朴素的灯光、考究的道具、敬业的演员。所有的这一切成就了它的经典。观众的近距离解读作品,近距离感同身受,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思考,以及走出剧场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更是对舞台不可替代的诠释。电影的蒙太奇处理虽然更具艺术性,甚至没有任何表演的瑕疵,但是它有着另外一种冰冷,替代着观众原本有的火热。

中国的观众似乎对话剧没有特别钟爱,甚至现如今只是把它定位于一种年轻人的“高雅爱好”。我想这是对于话剧的误读。北京人艺曾经带着梁冠华版的《茶馆》来到南京。当时一票难求,这在南京实属罕见。演员中没有一线的影视大牌明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年长的观众说自己曾经看过前辈的经典《茶馆》,如今想看看是不是还是原汁原味。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的北京人艺演员不是没有更新的创造力,但是他们遵从老《茶馆》的调度,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继承。这种继承就是一种创造,让人肃然起敬。

如今再读剧本,还是被最后的“撒纸钱”一场深深地震撼。三个老伙计,原本地位不同,却被时代牵扯在一起,被命运牵扯在一起。明明还活着,却用撒纸钱祭奠自己。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愤懑,也是一种对于命运的呐喊,抗争。舞台上三位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尤其是“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字字穿透着观众的心。现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用一种外衣保护着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是一种伪善,还要坚持,孤独心灵没有宣泄的渠道。总想着平安无事,其实时时都感到压力附身。高科技的产品替代着传统,人们不愿意走进剧场聆听经典,揣摩人生,甚至缺失信仰,还叫苦不迭。百态众生,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利欲熏心,也常说成是无奈之举。其实,很多的事情在《茶馆》中早已显现,很多的方法都能在经典中找到答案。只是你离剧场的一步之遥,就会错过你对美的真正拥有。

今天,全国很多院团都希望可以排演《茶馆》,但是除了片断之外,都不敢排演整部大戏。其中自然有着北京味十足的台词让大家望尘莫及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无法超越的事实。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再过若干年,这部经典会不会面临失传或者被篡改的命运呢?我心中的疑问无法找到答案。

让我们遗憾的是,包括于是之老师在内的《茶馆》第一代演员,大都相继离开了我们,扼腕痛惜之余,那种内心的呼唤让我将目光投向现在的表演专业的演员。现在的孩子家长以及孩子来学习表演的目的,不是继承老艺术家的精髓,而是渴望着一夜成名,光宗耀祖,渴望成为影视明星,把形象刻在胶片中,远离真正的舞台。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于是之,知道蓝天野?去年,当年迈的蓝天野老师登上颁奖台,领取“金狮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他说:他是一名战士,只要可以站立,他还要演戏!台下一群当红明星,暴风雨般的掌声,让我看到了一种信仰的力量,看到了话剧的未来。《茶馆》当下的意义在于,它已经不是一台一百多分钟的舞台剧,它是不折不扣的一本教科书,让从事这个专业的年轻人看到自己的目标。裕泰茶庄没有了,于是之先生走了。我们还要眷顾什么?老舍先生的儿子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在中国话剧百年时的发言让我至今难忘:父亲走了,但是此刻我知道他明明在天际看着我们,看着我们这一代人在做什么。

如今,文人辈出,社会允许争鸣,允许革新。但是某种“改良”是一种内心狂躁的背叛。社会需要经典,这种经典要经得起变革的继承,这种经典是中华民族戏剧的瑰宝,是一种不朽的生命,代代延续。不要轻易地肯定自己的文字,肯定自己的表演,肯定自己已经成为一种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目标根本就不该是成为大众的榜样,而是如同剧中的每个人物,在这个社会上活得自如,活得坦然。

作者简介:

王 冉(1987-),女,江苏南京人,汉族,学历:研究生,现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

上一篇:世界气象组织确认为历史最热年份 下一篇:“消法”出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