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 实现与编者的有效对话

时间:2022-09-14 04:39: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在“对话”的维度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视角,就是确立和凸显“编者”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我真切感受到: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个维度十分必要。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已经加上了编者意图,不同于普通文本,是编者再加工的产物,它承载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特殊使命。那么,如何在理解文本的文本意义、作者意义的基础上巧用资源,明白编者意图,实现编者有效对话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导读提示――掀起你的盖头来

读“导读提示”其实就是与编者的对话:编者想让我们按照怎样的思路去读,编者对文章的理解把握,编者认为有必要补充了解的相关资料等等,都通过“导读提示”告诉了我们。学习每一组课文之前,我会反复阅读单元前的提示,想一想编者为什么会把这几篇课文编到一起,从而把握住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个主题单元以“语言的魅力”来组织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等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这一组的单元导语这样描述: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阅读本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稍加留心,我们就明确了“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积累精妙语言,丰富语言。”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在每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感悟人物语言的精妙,揣摩表达的艺术,并结合设计综合性活动,达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的目的。

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我会认真看阅读提示,通过阅读“导读提示”与编者对话,“听”编者阐述这篇文章出现在本学段、本册、本单元的价值何在?它与前后文章有什么关联?这篇文章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去教?如《穷人》一课,一不小心便会将文本内涵提升过限。通过认真研读导语,联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明确了本单元的主旨就是“歌颂人间真情”。在教学中,便围绕着这一主题层层点拨,避免了“拔高”到“批判黑暗社会制度”的高度。

导语提示为我的教学实践导向引航。通过导语与编者对话,这种对话并不见编者在“现场”,但它是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阅读活动当中的。

二、课后思考题――你是我的“眼”

编者希望我们阅读后有哪些收获,还希望我们朝什么方向拓展思维,要求我们读后把握些什么东西等,都是通过文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告诉我们的,所以,将它称之为“眼”毫不为过。它帮助我们看清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揭示了文章思路,体现了重点训练项目,还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教法和学法。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的课后有三道思考题,每一道都有一定的设计目的,如“读了课文,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道题指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内涵――通过学习,学生会感受到人物的鲜明特点,并且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具体写作方法。透过这道课后题,我们看到了本课乃至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不仅要明确“写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写”。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后题恰恰就是我们的眼睛,透过它,我们就能看到编者的心里去。

三、“资料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资料袋”栏目虽小,篇幅也简短,但作为特殊的教材辅助材料,在课堂实践中,无论从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拓展学生的视野,还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等方面来看,小栏目“资料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草船借箭》课后的“资料袋”内容是: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这段话介绍了课文原著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 把语文学习引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这与本单元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四、“泡泡语”――一路上有你

在教材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小泡泡”――仅一年级下册教材里就有54个“泡泡”,而且它们一直陪伴在我们学习的旅程中。“小泡泡”位置不固定,有时见于文中,有时又在篇末,甚至在单元总结部分――“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中,虽说话虽不多,却很有感召力。它起到了提示语的作用,达到促思导学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没有忽视这些“小个子”,因为只有重视“泡泡”的地位,把握它的要求,才能体会编者的编写意图,做到与编者对话。《掌声》中一处“泡泡语”提出: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里的泡泡点出了课文中最难理解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和学生多下功夫去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犹豫”,说明英子经历了内心的挣扎,终于还是走上了讲台。

教材中像这样的泡泡语很多,它们伴随在我们学习的旅程中,引领着教师和学生走向课文的深处,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见,教材中不管是哪种课程资源,都蕴含着编者的编写意图。阅读教学的对话维度增加 “教科书编者”视角,既肯定了教科书编者在语文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拓展阅读教学资源。

上一篇: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变频器应用》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