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的产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2-09-14 03:31:41

《介绍家乡的产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内容】

介绍家乡的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2. 能在习作中按一定顺序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3. 通过本次习作训练,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作前准备

提前一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设计好表格,通过采访、上网、阅读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并做好记录。

一、 点燃“火花”,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产品?

2. 学生交流发言。

3. 小结:我们家乡有这么多特产,真可谓物产丰富。怎样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特产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展销会,向人们推荐、介绍家乡的这些特产。

(反思: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展销会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习作)

二、 点击“火花”,拓展思路

1. 交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分组调研了。在今天的展销会上,你们小组准备向大家介绍什么?

2.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写下产品名称,完成板书。

3. 小结:(指板书)只要是有我们家乡特色的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工业产品,都可以介绍!(在学生板书下加上省略号,形成“火花图”)

(反思:学生的板书形成一幅思维的“火花图”,形象、直观,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发散思维,拓展选材空间)

三、 借鉴“火花”,理清思路

1. 过渡:同学们在说到家乡产品时,个个都充满骄傲。可是,光有热情还不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些产品呢?请大家先读一读沈平平同学写的《银杏》。

2. 生认真阅读例文。

3. 交流:从沈平平写作《银杏》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吗?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例文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同时学习借鉴沈平平积累习作资料的方法,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反思:引导学生阅读例文,自主感悟、总结写法,将习作知识的指导自然渗透其中)

四、 交流“火花”,动笔习作

1. 古人说,“好酒不怕巷子深”,那是老黄历了。现在呀,东西好还得会宣传!咱们也学沈平平那样,为今天的展销会写一份书面宣传材料,来介绍你们的产品。

2. 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读。

[(1)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题目自定。

(2) 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能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3. 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相互补充,互相借鉴。

4. 确立自己的习作重点,编列习作提纲。

5. 动笔习作。

(反思: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编列提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培养学生的“篇感”,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五、 展示“火花”,评议修改

1. 投影出示学生习作,学生读。

2. 引导集体交流、评议。

3. 同学们的发言一定给了你不少启发,请拿起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反思:通过集体评议和自我修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独特的视角写出新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六、 传递“火花”,升华主题

1. 小结:今天的展销会同学们不仅说得好、写得好,字里行间,还洋溢着对家乡的爱。

2. 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龙虾节了,也是我们打造家乡品牌的好机会,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封面(课件演示),同学们把文章修改整理好,打印成册,送到龙虾节展销会,让全国各地的客人看一看!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升华本次习作的主题,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介绍家乡的产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的内容。本次习作训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一系列方法,较为全面地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并能够按照由外部特征到价值或用途(制作过程、方法)的顺序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种学习方法并用的探索能力。

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查阅资料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引导学生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材料,而且对他们获取材料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课堂上创设展销会这一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习作。对于习作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例文,让学生自主感悟,总结写法,调动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班级前几次习作反馈的共性问题――很多同学提笔就写,缺乏整体的构思布局,也不考虑材料的安排,写到哪里就算哪里,随意性太强,本节课,我有意识地安排编列写作提纲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篇感”,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合理安排所选择的材料。从学生本次习作情况看,编列提纲的效果很明显。

本节课的教学,我还特别注意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努力做到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在评议修改中提高习作水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自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表达、表现的机会,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后,将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参与一年一度的展销会,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修改、润色习作的动力。学生一改往日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认真修改、誊写甚至配图。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升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搭建平台。教学中,时时以学生为本,有效调动学生习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正让学生“自主作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做好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黑白木刻版画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