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时间:2022-09-14 02:24:33

浅析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课堂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高效与否,主要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接受,教学效果是否好,现在的数学课堂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备课对教师而言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制定的教学方案,体现教师的授课思路与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过程。但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备课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精细分析,教材基本要求的准确把握和教学任务的深层次明确;是对知识点、教材结构的全面理解.体现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创新,和对知识点发生、发展过程的挖掘.在备课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核心内容确定重点,使教学有明确的指向性.根据教材内容深浅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确定教学难点,并认真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只有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2011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数学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今年秋季初一数学教材的内容与呈现方式有很大的变化,一些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或者重新组合,部分知识点的呈现顺序与方式做了调整。备课前教师必须做到:仔细研读,准确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即必须了解新标准有什么新要求;要无遗漏地阅读教科书中每一页呈现的所有信息,要能回答书上都有什么;要认真揣摩编写者安排这些信息的意图,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弄清楚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教学设计,即要清楚怎样做.

例如,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绝对值"一节,比较新旧课程标准,新课准对绝对值知识点的要求有了提高,明确要求知道字母a的绝对值的含义,并对|a|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如果不认真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按照原有的认识与方法教授绝对值知识,不仅偏离课标,何谈课堂高效.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教师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备课中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的起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再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环境等因素,确定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在教授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分数的同分、约分、带分数划假分数都有困难,备课中采取减低难度或分层定标。备课中备学生,也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

二、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是课堂高效的有效手段

数学中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源于生活,源于数学自身,还可以源于其他相关材料.以一定的知识点为依托,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创设具有刺激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发现欲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高效课堂实施的有效手段.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可以用足球比赛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某队主场比赛赢了3球,客场比赛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净赢1球,若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上述过程与结果可以表示为(+3)+(-2)=+1.

提出问题1:这样的比赛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形?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列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不同算式,感悟分类的思想)

提出问题2:仔细观察列出的各种不同算式,能否从中归纳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法则?(借助社会经验――赢了又赢,赢的更多,输了又输,输的更多,有赢有输,看谁赢的多,还是输的多,逐步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提出问题3:“两个相反数相加和为零”与“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提出问题4: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学过的加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知道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应先判断和的符号,再按运算法则相加减)

像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不仅主动获取知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分类、归纳、特殊与一般等思想,效果绝不同于死记硬背法则.

三、“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方式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向民主、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人平等、个个自信,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我。高效课堂就是民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就是彻底还给学生的课堂.

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一定数量的技能训练是必须的,但大量的习题训练,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倦,甚至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玩24点”的游戏,学生分组,抽扑克牌,先列式算出的同学在黑板上展示,比一比,哪个组算的准,展示的多。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得轻松,玩得愉快,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满足好胜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高效课堂的有效保证

现代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做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程设计,使其迅速而大量地获取并处理各种有益的信息;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还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学中,只要我们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新颖、有效的优势,就会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单位: 1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730020 2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二中学 730020)

上一篇:激活英语课堂 促进自主建构 下一篇:一件内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