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的应用

时间:2022-09-14 01:01:57

浅析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的应用

作者简介:王萌(1991-),男,汉族,河南商丘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摘要: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国际社会交往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更加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分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更好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跨文化策略

一、引言

按照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教学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我们不仅要通过英语教学给学生讲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1]教学实践反映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反映了我们的英语教学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观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知识学习,教学过程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传统的英语教学观没有强烈的语言文化教学意识,这也进一步导致了英语教学的低效。因此,如何从文化视角去反思我们的外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同时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适应时展与改革开放对英语教学和英语人才的需要,就是我们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也正是对此语言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建构。本文就是基于对语言文化关系的分析来理解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跨文化教学的科学性,并就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二、语言与文化

在我国的学科门类中,英语学科的名称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对英语语言本身和以该语言为中介的文化(文学)进行学习与研究。因此,语言教学或学习必然要学习语言本身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天然联系使我们很难有脱离文化的纯粹语言教学。克拉姆(Kramsch)认为,语言是我们从事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当我们在交际语境中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与文化以复杂多样的方式相联系,换句话说,语言表达文化现实。[2]

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被定义为所学(英语)语言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和文化导入等作为重要内容而被详细阐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效率和使用效能。进一步指出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文化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跨文化教学价值观。如此强调文化与文化教学,强调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表明我们的英语教育理论界已基于对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学性质的科学认识达成了共识,也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的科学性。[3]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应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4]

三、优化英语教学的跨文化策略

(一)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是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进行交往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二)革新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应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化导入教学而不应以英语语言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导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要求英语学习者(学生)对汉语或英语话语社团的话语意向、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话语动机等文化要素做到理解、认同和有效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对具体英语知识的选择性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具体的、个别的文化现象进行理解,了解其背景、渊源、文化含义等;[5]二是在对这些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宏观地对这种文化深层反思与理解,了解其中 的宗教含义、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寓意。

四、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亦是多方面的。然而多学习了解一些别人的经典文化,如国外的艺术作品,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与此同时,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多姿多彩。(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莫兰(Mo ran,P.R.).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英]克拉姆.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下一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