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4 11:36:01

浅议“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指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及全班交流的为主,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以“自主”作为“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合作”作为“自主学习”的发展和深化,以“全班交流”作为“自主学习”的巩固和提高。

关键词: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促进;突出;提高

“先学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主学习发现疑难和问题,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以让学生教学生,教师启发学生等形式,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先学后教”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为了真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和谐发展,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感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恰当、耐心地给予指导。教师应该创设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只有通过学生的“先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认识和了解,才可以对新知识有自己的感知、梳理,才可以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课时迅速进入角色,使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得到统一。

二、“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引起学生激情飞扬的学习。生本教育秉持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它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人性观:人生下来就有着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而一个人能否得到最佳发展,则在于其潜能是否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发掘和提升。作为教育者,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力,正是我们的主要职责。生本教育就是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先学后教”正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学,不仅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对知识的难点、疑点,有所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远比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目标的听讲要主动得多。

三、“先学后教”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先学后教”的基本模式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以“自学”作“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合作”作为“自学”的发展和深化,以“交流”作为“自学”的巩固和提高。在“自学”“合作”“交流”三者关系中,“自学”为中心,“合作”和“交流”都围绕“学”这一中心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交流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学,复习了涉及新课的相关知识,为上课排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同时由于对所学内容已有了初步掌握,听课效率提高,知识学得灵活了,记得也牢固了,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多花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由于生本教育在课堂上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强调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对于问题或任务的结果不要轻易给出,而是让他们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后自己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到,正是由于这样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结论,新旧知识体系便很容易完全融为一体,成为已有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牢固。

总之,“先学后教”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

上一篇:写字教学五抓手 下一篇:三“因”齐下,叩响高效识字、写字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