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校园生活叩开写作之门

时间:2022-09-14 11:22:30

点燃校园生活叩开写作之门

学生写作存在三大难题:内容问题、表达问题、情感问题。这些问题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的学生在家“宅”,在校“宅”,很少有自身对生活真实的体验,独特的领悟,更别说真情实感了。他们只能在尘封的记忆中寻找材料,当这些材料抽干枯竭后,他们就认为江郎才尽,失去了写作的激情,于是怕写作文成为学生写作的基本心态。人本主义作文观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写作的禀赋与潜能,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并使其写作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初中作文教学应该点燃学生的校园生活,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作文所需要的材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解决作文无内容可写、无真情实感、无思想深度的问题。

一、点燃校园生活,开展体验式活动,解决作文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一)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活动,从活动中寻找体验

教师能为学生写作创造一个活动体验的情境,并精心设计出适应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活动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快乐地活动,顺利地作文。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笔者认为教师在创设活动时要严格从以下四点出发:

1.活动目的明确性。在作文教学中所开展的活动,是让学生能够建立一定的经历为目标的,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更不能走进为活动而活动的误区。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活动与作文是相脱离的,学生开心地活动,无奈地作文。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活动实施的现实意义,能否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否能给学生的内心深处带来一丝触动。教师要发挥好把舵导航的作用,以便能及时地在旁引导和控制。

2.活动内容创新性。可以说,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经历过活动,相反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为什么在描述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时,有的同学就不能具体展开呢?原因是那些事或物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更激不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上要追求新颖有趣,让普通的活动发生新的变化,让学生眼睛一亮,内心一颤,积极地参与活动,不断地思考,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活动适应学生,贴近生活。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灵感的源泉。活动的热荼匦胩近生活,立足于生活,培植作文之“根”,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从而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灵。在课堂教学占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掺进一些不适应学生的活动因素,不但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还会适得其反。

4.活动中相互合作。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在开展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有效地合作。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是充当旁观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活动。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取长补短,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体验活动。

(二)在课本里,巧用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丰富体验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却常常被语文教师冷落在语文的门墙之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雨的诉说》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组活动: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学生采集雨声进行播放,还讲述了自己录制雨声的过程;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学生查找了雨给人类带来福祉与灾难的资料,并开展辩论;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学生配乐朗读搜集写雨的文学作品,有诗歌有散文,并交流了各自对所读作品的理解;还有个别有心的同学搜集了唐诗宋词中写雨的句子,制成卡片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布置学生写写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作文交上来一看:有的学生写自己在雨中的独特体验;有的学生写自己从活动开始的盲目到活动结束后收获的心理历程;有的学生受雨的散文启发而自创了一篇佳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内心独特而又真实的感受。由于写的是学生亲身参与的事情、景物,又有鲜活真切的体验,他们便能得心应手地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真正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自我,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创作素材,使作文内容由单调走向丰富。

(三)在校园里,走进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提高感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就根植在学生生活的沃土中。教师应善于抓住一些时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以学生写作“校园”的文章为例:

第一步,把“校园”圈起来,表示以“校园”为中心进行选材。

第二步,把“校园”当作中心,画出一些线,在每条线的外端写上名称。如:时、地、人、事、景、物等。甚至可以写自己想到的任何内容。

第三步,在每条线上点上一些点,写出与这条线外端的名称有关内容。如在“人”这条线上点出――校长、老师、学生、保安、校工等;在某个具体的点上也可以搜集许多材料。如在“老师”这个点上可以细化到班主任或某位老师,如写“学生”,可以写我的同桌、我的同学、竞选班长、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下台的体育委员……

第四步,交合选材。同一线上有许多生活素材可供选择,在不同的线上交叉组合就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如“人”与“事”这两条线上的点交叉组合:可以写开学典礼、某一次考试时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运动会……

学生的生活其实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许多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作文教学本质上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表达活动,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之心,对各种事物的好奇探索之情。点燃校园生活,开展体验式学习,使学生通过有限的校园生活体验来获得真切的感悟,可以解决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难题。

我们学校的搬迁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笔者就设计了有关“新校园”的作文教学活动:先请他们设计自己心目中新学校的整体图或局部图,再给学生看专家们设计的新校园电子版本全貌图,然后带他们到施工现场参观,又让他们构想一幅“新旧”对比图,可以是人对比,也可以是事对比,还可以是物对比……最后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学生作文上交批阅后,笔者欣喜不已。

有同学写新校园:学校大楼高六层,有四栋。每层五个班。一进豪华高端的电子铁门,映入眼的是教学楼,课间文明安静,走廊上贴着名人名言,一进教室,亮堂堂,高智能投影机,课触屏点击,舒适的椅子,软绵绵,桌子上有2个柜子,上放书,下放练习本,高端黑板,无尘粉笔。八扇大窗,上有风扇12只,前后空调四只,为学生提供舒适环境,让学生学习起来无压力。……

有同学写体育场:一个四百米跑道,纯塑胶,超安全。下雨天,运动会依旧。二楼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三楼篮球场,四楼足球场,每层隔音效果好,地板铺上草地或减音装置。打篮球也不怕打扰别人了。真是一举两得。……

有同学写食堂:分两层,一层为教师专用。饭菜丰富,两肉四菜一汤,还有饱满的大米粒。楼上学生专用,分一、二、三、三个窗口,第一窗口是留给好学生和用功的学生的,第二窗口是留给中等生的,第三窗口是留给差生和不用功的学生的。价格相等,但第一窗口有山珍海味,第二窗口平淡的饭,第三窗口粗茶淡饭。这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努力才有成果,不努力,一辈子也不可能幸福。

……

其实素材并不需要多么高深,也无需多大的文学性,只要将那些触动你的、让你有话可说的人、事或物写出来即可。那些经过你心灵沉淀的文字,就是好文字,也必将感动别人。

二、点燃校园生活,开展体验式活动,摆脱作文无真情实感的尴尬

(―)要写真事。只有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这样才能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某种包含教学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活动。活动后,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或感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丰富自己,壮实自己。例如有位学生在“迎接中考,书写青春”主题活动中这样写道:“刺耳的熄灯铃急促地响起,躺在床上,盖上被子,我的嘴里还在念叨:还有一样作业。”这些都是九年级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对中考前生活真切的体验。可见,教师要倡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力求写真事。

(二)要说真话。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敢地说真话,把自己真实的体验描述出来,哪怕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可笑的,幼稚的,抑或是消极的、无奈的。比如,笔者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青春随想”的综合性活动后,有学生激情吟诵:“青春的梦想是燃烧的火把。”也有学生无奈地叹息:“曾经自由快乐的生活化作山一样的作业,死死压在桌板上,而每一座珠穆朗玛峰前都有一颗使劲地代谢着脑细胞的脑袋。”语言是体验的外化,体验最后的归结点是情感。学生的叹息虽然让人读后深感沉重,却正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自己真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语言。作文时,教师应明确提出让学生少说套话、空话、假话,用自己习惯性的、有独特风格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三)要抒真情。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开学的第一篇作文《开学了》,让笔者又一次触摸了学生的心灵,字里行间能够捕捉到的是学生真情的火花。有的写道:“经过了两天的补课,渐渐地,那远离千里、在网络中遨游的心也慢慢回归了。短暂地休息了一天之后,紧张的初三生活的压力开始笼罩我们,我并没有感受到老师说的读书的快乐,只有压力。”叶圣陶说:“实际作文皆有作为而发,言各有的,辞不徒作。”是真实的生活,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是真切的体验,积蓄起学生真情的泉水;是真情的泉水,流淌出了学生心灵的声音。

三、点燃校园生活,开展体验式活动,突破作文无思想深度的难题

学生的作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思想肤浅的弊端,或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思想认识不够深刻。那如何解决呢?

(一)阅读品鉴。教师要创造一切可以让学生阅读的机会,阅览室,图书馆,自习课,名著欣赏课,使他们沉下心,让灵魂游荡在经典的文字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阅读不仅可以“把生活拉到眼前”,为写作提供内容,还可以提高人文涵养,而人文涵养又是作文有深刻思想的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文笔的优美,还能使人感悟到深刻的哲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或摘抄作品中富有思想性的名句,进行评价;或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或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名句只作简单的搬运,而是有了个人的思考,真正将作品的思想性烙进心里,同时也训练了表达能力。

(二)开辩论会。辩论时不同的思想激烈交锋,唇枪舌剑中,学生的思想得到砥砺,个性得到张扬。

(三)日记随笔。日记是让学生将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定格,是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自由随性的涂写。因为少了条框与要求,精彩的思想反而比正式作文更易于闪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畅谈认识或感受,写成随笔,进行交流,启发学生更多层次、更多角度地关注与思考生活。

学了《桃花源记》,学生对陶渊明有所了解,学到《五柳先生传》,内心颇有触动,查了资料,随笔诞生:沸水冲之,几枚干菊随波翻腾,霎时,一朵朵雅菊盛开在玻璃杯中,如美丽女子,楚楚动人。待冰糖融尽,把盏轻饮,浅浅的隐隐的一股清香,顺喉而下,味儿淡淡的,正如其人。他,就是东晋陶渊明。陶渊明,梁启超先生评价你:自然界是你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你笑。你在自然和哲理中开辟出了一条通道,那道旁丰硕的果实,就是你那优美的不朽的诗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有你忙碌的身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你宽阔的心灵;“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是你在感叹着无情的岁月!正如菊,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看了名著《三国演义》,观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欣赏了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随笔又来:先说关羽。他是忠义的代表,被称为“义绝”。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知道刘备所在之处,便不辞而去,不惜千里万里相投。他好读《左传》,能诵读入流。他不怕疼,刮骨疗毒时还在下棋,谈笑如常。《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的方法也极其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口若涂朱。他不是人,是神,斩颜良,诛文丑,杀庞统,擒于禁,威震华夏,真是一位难得的大将。

是谁握着羽扇纶巾仰天大笑?是谁面如冠玉,有八尺之高?又是l才二十六岁就被刘备请出来,并被称为“飘飘然有神仙之貌?”他,就是《三国演义》中不可缺少的、拥有无数后代粉丝的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足智多谋。被我称为“美貌与智慧并存”。被徐庶赞为“无异于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他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点七星灯等等。我真是要感叹:啊!诸葛亮的智慧是哪儿来的,真是世所罕及啊!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想赤壁,又怎能不佩服诸葛亮呼风唤雨的本领,又怎能瞧得起周瑜的小肚鸡肠。又怎能不感叹:“不愧是著名战役,强强联手,精彩极了。”

点燃校园点点滴滴的生活和学习,学生的一篇篇佳作在心里流淌,从笔尖流泻。

(四)写作观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起阅读生活这本大书,组织社会调查,启发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身边的人、事、物,让生活因思考而变得丰富多彩。也可以组织观赏一部感人的电影,看一部生动的科教片或新闻录像,看一幅意义深刻的图片,观看后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升华他们的思想。

(五)培养个性。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思考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学生真正直面人生,直面社会。卢梭说:“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循规蹈矩不是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对于一条路过于熟悉,就会陌生了另外许多条路。没有个性,也谈不上素质的发展。所以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切忌用一个模式训练所有的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根据自己所好,就会有目标、有重点地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作文,写出特点,写出“新”与“异”。

宗白华在《流云小诗・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人置身生活,从细雨下、微风中、蓝天里寻觅到了诗的踪迹。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的生活,学生才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参与生活,主动体验,才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激发写作激情,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参考文献:

[1]高慎英.体验学习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相武.作文训练不能缺少第二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1,(8).

[3]成向阳.一种根植于“童年体验”的本真作文观[J].语文教学通讯,2016,(7).

(姚雪凤 浙江省临海市大洋中学 317000)

上一篇:论积极心理学角度下高职班级团队凝聚力的增强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