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

时间:2022-09-30 05:19:09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

古希腊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中国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这支火把,让他熊熊燃烧,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一旦我们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好像启动了一辆大功率的发动机,不再需要外力的推动即能自动运行,往往会收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常常会在课堂上用以下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项目会产生兴趣,首先是这件事情或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注意,让他好奇.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有能力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眼神、思维强烈地吸引过来,就好象一个巨大的磁铁能产生强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住铁块一样.

1.1 生动的课堂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一堂课的引入过程可能只有几句话的内容、几十秒的时间,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生动的引入可以一下子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引入的方法和技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问,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引入方法,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也有不同的引入技巧,可以说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我在教学《功》这一课题时,是这样引入的:“一场滂沱大雨过后,一条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一辆小轿车一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不能自拔.于是,司机下来推车,累的满头大汗,车却纹丝不动,司机工作得很辛苦,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却说他没有做功.这是为什么呢?”我故作深沉状,用有磁性的男中音缓慢地、卖弄风雅般地讲述了这段文字,学生听到这里都笑了起来,注意力马上就从课间的松弛状态迅速集中过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总认为物理是很严肃的、很枯燥的,突然来了这么一段看似优美的文字描述,都感到很惊讶、好奇;另一方面是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司机工作这么辛苦却说他没有做功呢?怎样才叫做功呢?

1.2 幽默的语言是活跃课堂的调味剂,能持久保持注意力

有人在调查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发现,幽默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一堂课45分钟,学生不可能自始自终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课堂的后半段难免会有片刻的疲劳和低迷.此时,适当的幽默可以缓解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压力,可以消除学生在紧张思维后的疲劳感,从而能够更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并且能使注意力持久下去.在学生的难点、疑点、易错点的教学中,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甚至可以起到让学生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终身难忘的功效.还是教学《功》这一课题,当学习到“做功的两个条件:一、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这一内容时,为了说明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力对物体不做功,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体态婀娜多姿、美丽的空姐将一瓶“喝前要摇一摇的”农夫果园送给乘客时,在她水平运动的过程中,她对农夫果园有没有做功?这里“体态婀娜多姿、美丽的空姐”和“喝前要摇一摇”对题目的解答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同学们听到这些词的时候都会心地笑了,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遇到这个类型的问题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想到“体态婀娜多姿、美丽的”空姐和“喝前要摇一摇的”农夫果园,这样的问题想错都难了.

1.3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的重要方法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生对实验都好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同学们一看到老师带着实验器材来到教室就开始兴奋,如果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同学们就好象过年一样高兴不已.另外,对于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要求中的规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还尽可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来做一些小实验,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又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我在教学《力与运动》时,为了说明非平衡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三种情况,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物理情境和生活中错误经验的前定势,我就用粉笔头竖直上抛这个小小的实验进行了分析.粉笔头竖直上抛,脱手后由于惯性,粉笔头继续上升,合力和运动方向相反,粉笔头减速;粉笔头下落时,合力和运动方向相同,粉笔头加速;粉笔头水平抛出,合力和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粉笔头做曲线运动.粉笔头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道具,却对学生能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起到了大作用.

2 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在我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取得成功后的那种自豪、那种喜悦、那种兴奋,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同时,这种成功会大大地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愉悦,即使学生发生了错误,在指出错误的同时也要发现和肯定其中的可取之处.

2.1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会让学生乐在其中

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来体验成功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后的喜悦,那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掌握物理知识、经历物理探究过程、发现物理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平面镜》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我将课堂预设成这样几个问题:①生活中有哪些平面镜成像现象?②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③如何来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④平面镜为什么能够成像?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又强化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2.2 当堂训练,用一支神笔点石成金

高效课堂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物理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在《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中介绍了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在课堂训练时带着一支笔在教室里巡视,及时给学生以反馈和鼓励,并将这一方法称之为“神笔”.我也就将这一方法引入了我的课堂之中,在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当堂训练的时候,我手拿红笔如同判官一样在教室里巡回,但我主要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去激发学生信心,一边批阅我会一边大声地评价,好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如“某某同学正确率非常高”、“某某同学这么难的题目都做对了,真不简单”、“这个练习中第几道题目有难度,让我来看看有哪些同学做出来了”.听到这些话,同学们都异常兴奋地抓紧去做,得到肯定的同学更是万分高兴,连问还有没有更难的题目.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会在集体评讲时一一点评更正,绝不会轻易放过.

2.3 分层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现在的教辅资料是多如牛毛,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为了应试教育而诞生的,其中有很多超出了学生在初学时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甚至还有一些偏题、怪题,有时候连老师都感到棘手和头疼.学生在这样的习题面前会手足失措、自惭形秽、倍受打击,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失败挫折后,信心和兴趣也就会消失得荡然无存.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就曾经对教辅资料出版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大多数的差生都是出版商们造成的.另外,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各有不同,同样的习题,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做完了,而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要用两到三倍的时间,这样就产生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又吃不了的问题.

为此,我对课堂练习是精心设计、精心选择、精心编制的.选择有助于巩固重难点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规律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一些典型练习,而且这些练习都比较简单,不会超过3步就可以解决,要求班上的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这些习题,因为难度不大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完成,个个信心满满.另外,在课堂练习的最后还要设置一、两道稍有难度的附加题,并且在题目旁边说明这是难题,这样做不起的同学不至于心灰意冷,做得起来同学更是信心倍增、兴致盎然.当然这类习题只要求基础比较好、解题速度比较快、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完成.这样,在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有效训练、收获成功的同时,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体验到挑战高难度的刺激和快乐.

3 在课堂结束时留下悬念可以让学生意犹未尽,将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就好象说书人一样,在最关键之处戛然而止,留下很多的悬念使人过后反复咀嚼回味无穷,更是让人对下一讲充满了期待,吊足了人的胃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学生怎么能不对物理产生强烈的兴趣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力求将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堂中被激发的兴趣变成在课后自发的学习物理的激情.

比如,在学习《密度的测量》时,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之后,看看时间即将临近下课,我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量筒而只有天平和水,你能否想办法测出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呢?学生刚刚还沉浸在解决了问题过后的轻松和愉悦之中,现在被突如其来的难题镇住了,此时下课铃正好响了,我悄悄离开了教室,看到有的同学还在皱着眉头沉思,有的同学围在一起讨论、争辩,我偷偷地笑了.

总之,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物理,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安排课堂活动,创设好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如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必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优异的成绩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又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此这般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还会为学生的成绩而担忧吗?

上一篇:浅谈物理中考复习中减负增效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学生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