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4 09:57:14

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地发展,贺州也不例外。中国人们不但应掌握全球的文化,更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因此对旅游英语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贺州地区的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景点标识语英译提出了相关建议。

贺州地处广西东部,历史悠久,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景观迷人,有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景区,十八水景区,玉石林景区,集溶洞景观、田园风光与明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昭平黄姚古镇风景区以及文明阁、千年古榕等人文景观,贺街古镇、古塔,屹立江中、景色秀丽的贺州市浮山、石城和客家围屋等景点,自古以来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贺州旅游业迅速发展。贺州旅游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贺州地区的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也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人们不但应掌握全球的文化,更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因此对旅游英语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对贺州地区的著名景区标识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采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贺州地区景区旅游英语标识语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准确地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更好地展示贺州旅游形象。

一、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中使用的方法

旅游景区标识语从广义上讲,涉及到食、宿、行、游、娱、购等方面,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路标指示、游客须知、游览示意图、服务承诺、服务设施介绍、景点介绍等。翻译时,在把握其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实现语用等效。所谓语用等效是指译者首先根据源文以及源文的环境领会其语用意图,然后根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和环境尽量把源语的这种语用意图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来。著名翻译家奈达也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进而他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该定义中的“信息”包括了原语传达的各种信息:语义的、文体的、文学形象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面等等。因此,标识语的翻译不仅需要直译,更多时候需要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音译、引用、不译、创造性翻译等。贺州的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主要采用了以下五种方法。

(一)直译法

和其它旅游英语翻译一样,贺州景区中景点标识语的英译有很多都是专有名词的翻译,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遵照英语专有名词翻译的规则,用英文代替中文的办法直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如玉石林景区中的景点“一线天”直译为“One-LineSky”,“幸福之家”直译为“HappyFamily”,“金鸡下蛋”译为“GoldenHenLayingEggs”。在这里运用直译法把“一线天”翻译成“One-LineSky”,不仅形象地传达了“一线天”景点的奇险与壮观,让外国游客能自然体会此景点的的独特性,而且还保持了中文名称原有的风格。再看景点“幸福之家”,直译成“HappyFamily”,非常直接地表现了幸福和家这两个概念,让游客直接体会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景点“金鸡下蛋”直译为“GoldenHenLayingEggs”,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金鸡下蛋的场景,让游客也感觉到那种和谐的幸福的场景,便于导游讲解时的发挥。以上例子都是很成功的直译景点名称标识语的例子。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并不能让英译名和中文名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甚至由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有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不可能被直译成英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采用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加直译法和音译加意译法。

(二)意译法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在意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位居第二,但意译并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在翻译过程中,景区中相当多的标识语不能采用直译来翻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意译。如位于姑婆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标识语“后花园”意译成“PrivateGarden”,把后花园的是私人活动的场所特性和主要用途意译出来,让游客感觉到后花园的乐趣。又如玉石林景区中的景点标识语“千年骆驼”意译成“Long-livedCamel”。这个景点的的“千年”并不是指真实的年龄一千岁,而是指历史的悠久,实际上这个像骆驼的玉石不只一千年的历史,因此在这里把“千年骆驼”意译成“Long-livedCamel”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音译法

从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国秘书处采用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从这一天起,秘书处起草、翻译或发出的各种文件都用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名称。所以凡用人名、地名、民族特有词或古文、诗句中词语命名的景点,景区标识语英译中均可采用音译法,即人名、地名、浓缩词、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等都可以用汉语拼音直接进行音译。如“十八水”这个景区非常特殊。景区内山高林深,瀑布成群,奇石斗妍,古树参天,幽幽水木精华,处处藏真毓秀,因峡内有飞瀑十道、水湾十八处,所以景区得名“十八水”。因此“十八水”这个景区不能翻译成“EighteenWater”,直接音译为“ShiBaShui”。在景区标识语英译中,单纯使用音译法的情况比较少,因为游客很难从译文中感受到景点的魅力。单纯使用音译法在公交车路线标识牌中可以大量地使用,但在景点或其它地方使用较少,在迫不得已或实在没有办法找到对应词的情况下才采用纯音译法。

(四)音译加直译法

虽然景区标识语英译中均可采用音译法,即人名、地名、浓缩词、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等都可以用汉语拼音直接进行音译,但是对于不易理解的单音节或其他音节的译英词,需要采用添加法,即音译加直译法,对英译进行加译。这种方法在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中用得很多。如“姑婆山-GupoMoutain”,“黄姚古镇-HuangyaoAncientTown”,“贺州温泉-HezhouHotspring”,“玉石林-JadeStoneForest”。在这里运用直译法把“黄姚古镇”翻译成“HuangyaoAncientTown”,不仅形象地传达了黄姚古镇悠久的历史,让外国游客能自然体会此地的文化内涵,而且还保持了中文名称原有的风格。广为人知的“玉石林”,是我国惟一的由大理岩构成的石林,即由质纯色白的大理岩习称“汉白玉”构成,将其直译为“JadeStoneForest”,生动地体现了“石林”的历史价值及其独特性,让旅客一看到这个名称就想亲自体验这犹如仙境般的感觉。

(五)音译加意译法

上面第四点翻译方法中,提到对景区标识语英译中不易理解的单音节或其他音节的译英词,需要采用添加法,即音译加意译法,对英译进行加译,但对那些音译加直译不能解释清楚的标识语,我们还需要用到音译加意译法。因景区标识语要求译文要简洁,所以平时不到万不得已也不采用这种翻译方法。如玉石林景区中的“李时珍采药”翻译为“LiShizhenGathersHerbalMedicines”。因为李时珍采的是中国的中药,所以译文中把“药”意译成了“中药”,把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和中国的中药文化生动地联系并表现出来。对于这些有深厚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应注意采用增译法,以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

二、贺州景区标识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在贺州旅游英语的景区标识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同一名称出现多种译文,文化理解错误和语言使用错误等,以下是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同一名称,多种译文

在同一景区的同一景点的翻译却有不同的版本,有些是由粗心疏忽所致,有些则纯粹敷衍了事、胡乱翻译。例如作为贺州代表性有名的AAAA景区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有四个版本,分别为:GuPoMountainCountryForestPark,GuposhanNationalForestPark,GuPoMountainNationalPark,GupoMountainNationalForestPark。在这里第一个译文把“国家”翻译成“country”很明显是不合理的,用“national”才能表现出爱国的民族色彩,而第二个译文和第四个译文比较合理,可以把其中一个固定下来作为景区的名称。再如贺州另一处全国独一无二的奇观“玉石林”AAAA景区这个名称也有两个翻译版本,即JadeStoneForest和JadeForest。这两个译文中,很明显第一个译文比较合理。作景区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把关,把相关译文进行认真检查和修改,为贺州及至中国树立良好形象。

(二)文化方面的问题

景点名称翻译准确与否不仅取决于译者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求译者对于其背景知识有清晰的了解。有些译者单单从景点名称的字面意义来译,就难免会出现译名的“深层结构”不对等的情况,不仅无法传达中文译名的深刻内涵,而且有时候会让西方游客不知所云。如位于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临贺故城”标识语译文为“NearHeGucheng”,英语中介词短语作定语位置向后移,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而且这里直译也把“临贺”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词理解错了,没有把这个故城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这里的“临贺”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贺州地区的两条江即临江和贺江,另一个指是地名,指现在的贺州。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临贺两江的交汇处始设临贺县。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226年),孙权置临贺郡,治临贺县(今贺街镇),属荆州,辖冯乘、富川、临贺、封阳、兴安、荡山等县。因此建议译文修改为“LinheAncientCity”。又如贺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景区“客家围屋”翻译成“TheHakkasencirclestheroom”,译者很明显没有很好地了解客家的文化知识,而闹出了这样的笑话。客家围屋是中华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因此建议改为“HakkasRoundHouse”。再如在姑婆山景区的景点“情人湖”被翻译为“LoverLake”,Lover在英语中指的是贬义的不合法的情人,而本景点里的情人指的是有情人,指的是所有的相爱的人,并不单指不合法的情人,所以译者误解了这里中文中的“情人”和英语中的“Lover”这两个词的含义范围,让外国游客觉得进行这个景点里面游玩的都是不合法的情人,而不是相爱的人。建议修改为“Valentine’sLake”。

(三)语言内部的问题

在诸多的景点标识语译当中存在着较多的深层次的语法和单词使用错误,如动词和名词使用不当或位置不当等。如位于姑婆山国家森林景区的景点“观瀑亭”翻译为“WaterfallViewingPavilion”,在英语中,动词词组作定语时最好放在后面,建议修改为“PavilionforWaterfallViewing”。又如贺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景区“客家围屋”翻译成“TheHakkasencirclestheroom”,这感觉就像机器翻译出来的,莫名奇妙,这个译文是意思是说“客家人围着一个房间”,这里讲的是房子,不是讲一个房间,客家人是修饰语,显然译文使用了不当的动词和名词,而且中心词位置放置错误,因此建议改为“HakkasRoundHouse”。

英文单词大小写错误。这种错误在一些景区的导游图或标识牌上出现,如在十八水景区正门口的景区导游图中,就有此类错误。再者,在姑婆山景区景点分布图上也存在,如影视村“Filmandtelevisionvillage”应为“FilmandTelevisionVillage”。

英文单词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最常见的不规范的翻译情况之一,而这种错误只需认真检查就能避免。跟上面的大小写错误一样,此类错误在景区内也不少见。如姑婆山景区里的情人湖“YiPinLake”中的“Yipin”就属于单词错误。

三、对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的建议

在一个个有名的星级景区中,把这些错误的标语往往悬挂在醒目的地方,令人看了不禁担忧。以下是对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的一些建议。

(一)统一使用标识语译名

有些标识语是所有景区都共有的,对这些标识语的翻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认定。贺州旅游局或者各个景区可以联合起来组织一批既熟悉旅游资源又擅长英语翻译的学者成立标识语标牌制作管理机构。对翻译译文进行认真监督,请相关专家对译文进行多次审查,把握质量。针对目前标识语多头管理、无统一标准的混乱状况,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标识语制作者、标识语管理者对标识语翻译、制作管理方面进行相关制度制定和立法工作,制定标识语翻译的法律法规和统一标识语制作与管理方面的规范,使标识语的翻译者、制作者、管理者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二)加强使用“语用策略”

要使译文与原标识语达到功能对等,必须注意“语用策略”的使用。翻译语用策略主要是针对中西文化差异所作的具体语词选择或形象的调整。在翻译中要多考虑源语的认知背景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在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中,要积极运用语用策略,同时还要和旅游情景和相关文化背景相结合,如上面提到的“临贺故城”翻译成“LinheAncientTown”,而不是“Near-HeGucheng”。这样选词既通俗易懂又在语用-语言的层面上实现了等效,贯彻了语用策略的原则,注重了游客的非专业背景。还有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特别熟悉的标识语也应该采用“社交―语用等效”策略。比如“客家围屋”翻译成“HakkasRoundHouse”而不用“HakkasCircularHouse”,前者翻译用大部分人都简单易懂的词“round”而没有使用“Circular”这个比较难的词。

(三)注意语言的顺畅,符合目的语习惯。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多查阅和多了解英语公共标牌和标识的原文,尽量避免翻译时出现语法、单词拼写、用法、搭配及常识性错误。在翻译标识语时,注意对源标识语进行正确的理解,特别是一些文化内涵深刻的标识语,一定认真了解清楚了再进行翻译。如果连中文标识语都理解错误的话,就会闹出非常严重的笑话,进而影响景区和国家的形象。努力做到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

四、结语

通过上文对贺州旅游景区标识语英译的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看到译文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提高本区域和国家的形象,要做到真正的与国际接轨,双语标识英文翻译的规范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景点的魅力只有通过精美的翻译才能被外国游客真正领略。在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中,译者要根据译入语的表达和文化习惯正确地把源语的语用含意翻译出来,要重视相关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学习和了解,重视语法和单词的正确使用,真正提高景区标识语的翻译质量,突出地区旅游业的特色,增强其吸引力。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论文为广西贺州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课题系列论文之一,课题题目为《贺州旅游景点英译中隐喻的构建与应用》(编号2011SKKY04)。

上一篇:职业技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童装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组织与县级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