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时间:2022-09-14 09:14:38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学生作文没有少写,老师也没有少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路人。我们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无法代替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习的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记却是另一回事,能否运用更是另一回事。教师对学生的听、看、想、记、做可以施加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如何直接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发生联系,其结果的好坏则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为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了教师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探索出一些途径和方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加强兴趣引导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切智力的东西都依赖于兴趣”等许多至理名言中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教学时我常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作文起始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或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2)根据儿童对未来充满幻想的特点,将明天的理想同眼前的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写作前憧憬美好的未来,从而形成写作的动力;(3)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富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写作的积极性;(4)抓住学生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学生的写作兴趣会不断培养并且提高。

二、注重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受益无穷。”由此看来,学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作文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导:(1)中心词审题法,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揭示作文内容和范围;(2)比较审题法,通过与其他作文题比较,把握作文的中心,选材的重点;(3)类比审题法,将作文中遇到学过的某些文章的题目相类似时采用类比审题法。通过各种方法对比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论遇到什么要求的作文都能准确把握作文内容和写作范围。

三、加强作文修改指导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生的作文修改更为重要,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极不稳定,思维不成熟、用词功底差,所以在作文中修改更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学时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交换使用:(1)学生自己修改;(2)同桌互相修改;(3)小组共同修改;(4)师生共同修改等方法。经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中学会他人的修改技巧,弥补不足。

四、加强课堂内外妙词佳句的积累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表达方法,学习他人的词语运用的能力和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养成佳词妙句的积累习惯实则是学习他人的精妙表达技巧。当积累的词、句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就能灵活地借鉴运用他人的表达技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是多样的,引导尤为重要,只要科学引导,加强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盲童 第11期 下一篇:“青奥小使者”希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