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沟通从选择品牌开始

时间:2022-09-14 08:11:54

良好的沟通从选择品牌开始

志不同不为谋,要合作,就要对一个企业有比较多的了解。我会先对需要合作的企业的经营手段、未来发展,市场规划,了解产品制造研发、质量,与这个企业的老总做沟通,了解其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各个方面,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企业。两个企业合作,因为制度文化差异都很大,总会有矛盾产生。有了之前的了解,那么合作就有了基础,也为以后我们厂商之间的沟通打下基础。因此选择企业品牌时,就要对合作企业有一个比较多的了解, 是最基本的。如果商连了解厂家这点都做不到,那么在以后的厂商合作中出现沟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和厂家沟通商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作为商要清楚自己作为商在市场链条里的角色是什么。我作为商能不能适应、满足厂家的要求。如果确定要和这个企业合作,就要尊重这个厂家的基本的原则,否则合作就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作为商要先确定自己角色,去适应厂家的制度和文化。作为商,心态要放平,要明白品牌、市场是人家厂家的,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与厂家沟通时,才不会出现沟通的障碍。

要遵守逐级上报的制度。也就是要尊重企业派驻地区的经理业务,不要动不动就找企业老总。一个完善的企业都有自己完善的制度,其中逐级汇报是个很重要的制度,有了问题要首先和当地业务经理沟通。而且要与当地业务经理频繁沟通,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关注点、性格、做事风格因人而已。每个业务经理都有自己的特点,就需要商去适应他们。 越级沟通,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很快解决了问题,但是却给商与业务经理沟通制造了障碍,这最终会影响厂商合作关系。有些商以为和厂家老板关系好,一有问题就找厂家老板,这样做既不尊重地区,往往还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厂家老板并不了解地区,他们的决定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我认为越级上报,只适合一些当地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找适当的机会告诉老板。

与厂家沟通,要求大同,存小异。涉及自己基本利益上,要明确不能让步,对于非原则利益上,不要那么斤斤计较,也就是说一些小利益上,可以吃点亏。因为市场变化那么快,很多情况不是厂家或者区域经理能够考虑到那么周全的。也会出现意外,考虑不周全,可能会让商在某件事或者某个阶段吃点亏。如果点点滴滴的亏都要讨回来,那么商会给厂家业务经理很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商在这些小地方能吃亏退让的话,厂家也会对这个商有个认可,那么双方就容易建立彼此理解与信任。当你涉及到基本原则的利益争取的时候,厂家就会考虑你之前的退让,而向你有所退让。

商不能只看近期利益,而厂家经常做一些开拓性的事情,提前规划两年到三年的发展,如果商只看一年的利益,那么厂商的沟通冲突就会比较大。所以我们要充份了解厂家的规划,结合商自身企业的情况,看看自己是否能满足厂家的要求,如果能满足,和商公司发展方向也合适,那么就算短期内 会亏损,还是要好好干,就算前期不赚钱还是要投入。商在厂家中长期计划下要尽量配合,不要太短视。如果商总是不跟随厂家的这种中长期战略发展,那么厂商沟通就会形成障碍。

厂商合作共赢最重要所以厂商既然合作,商要为厂家着想,哪怕吃点亏也没有关系,一个好的企业,就会主动为商考虑这些风险压力。但是如果不是好的企业,这样的合作也长不了。商要相信厂家会维护商的利益,如果商抱着怀疑态度和厂家合作,最终会造成言行失当,增加沟通成本。

沟通要讲诚信。有些商总想厂家多给资源,于是采用各种手段去骗取工厂资源。一次两次骗取资源得手,但是被发现一次商就会失去厂家的信任。而要消除这种矛盾就很难。一个企业的诚信很重要。很多沟通矛盾源于利益冲突,但是不能因为利益冲突而欺骗厂家。只要答应了就要尽量去做,如果做不到,那么就要再度沟通。

作为老板要认识到商的地位,还要教育下级员工认识这些道理。因为和厂家合作不是老板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和厂家合作。要经常教育下级员工对厂家的经营理念、美誉度等等方面的了解。让整个公司都明确一个对厂家的态度,这样才能沟通无限。

上一篇:有战略合作,才有沟通机制 下一篇:沟通要从共赢的角度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