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4 07:21:12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应用研究

一、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应用现状分析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简称“四表一注”。作为两大基本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所有企业、包括小企业都必须按期(月、季、半年、年)编报。

目前中小企业,因受传统财务工作等同会计核算工作观念及财务人员自身财务管理知识水平较低的影响,将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视同一定会计期间整个财务工作结束的企业不在少数。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及时、有效利用的,确是屈指可数,从而致使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时常在面临财务危机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有的企业因此只能走入关、停、并、转。近几年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使我们有了更多地同企业进行交流的机会。在同企业的接触中,一方面感到企业确有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内在需求,表现为单位负责人对实习学生出具的报告很感兴趣,有的单位就因为这些学生的一份较完整、可信的分析报告而录用了他(她),且加以重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企业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不足和无助,表现为实际工作中,因受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及自身财务管理知识水平的影响,中小企业能将财务分析工作日常化、规范化的并不多。基于以上客观现实,导致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仅限于会计核算工作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应用方法

财务报表的应用,简单地讲就是借助于会计核算生成的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来有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经济管理活动。结合中小企业普遍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两大基本报表,以规模不大的B公司为例,依据报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主要从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出发,结合报表质量分析及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系统介绍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内容如下:

(一)企业四大能力分析评价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的大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若企业不能归还到期债务,则将陷入财务窘境,极有可能破产倒闭。借助于对下列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大小的常用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随时掌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可能的风险。

第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00%左右、速动比率在100%左右、现金比率在20%左右为好。从财务风险角度来看,这些指标值越大,则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内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但对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讲,财务杠杆带来的效益越低;指标值越小,则短期偿债能力越弱,短期内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但对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讲,财务杠杆带来的效益则越高。

B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B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流动比率均小于正常标准200%,速动比率也低于正常标准100%,两个比率与标准值比,都存在较大差距,这点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弱,短期内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但2011年较2010年,两项指标均有较大提高,说明公司财务风险正在逐渐得以缓解,但与正常值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因而目前仍需进一步控制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使流动资产的增速尽量快于流动负债,以避免短期偿债能力的下降。从现金比率来看,两年的比率均超过正常情况下的20%,可用于即时支付的现金较为宽裕,且2011年较2010年又提高了10.34%,上升幅度较大,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因持有较多现金资产而丧失其他投资机会增加的机会成本,并应尽力减少现金资产的闲置。

第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及利息保障倍数,其中最为典型的指标为资产负债率,一些企业将其定为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风向标,具有较为实际的使用价值。从财务风险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在30%~50%左右为好,此时财务风险适度、可控,财务杠杆效益突出,企业财务状况优良;在50%~70%左右时一般,此时财务风险高,若控制不好,极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而不能自拔;在30%以下时,则利用负债营利的能力受到限制,即难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效应。由此一些企业将60%~70%之间的某一资产负债比率,设定为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警戒红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做法。另外利息保障倍数越高,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度也就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长期来看,该指标值至少要大于1。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产权比率越高,则风险越大,该指标值一般应保持在100%左右为好。

由表1可知,B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比值均大于50%,而小于60%,2011年下降到53.73%,接近50%;产权比率都超出正常范围100%,虽2010年达到146.82%,但2011年下降到116.10%,下降幅度为30.72%,效果明显,两项指标均表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可控。从长期来看,利息保障倍数两个年度都远大于1,且2011年比2010年又增加了1.3,说明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到期利息。

(2)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越强,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就越强,企业到期不能还债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低;且由于资产周转率的加快,还能使等量的资产产生更多的收益,起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营运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其强弱关联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借助于对下列衡量企业营运能力大小的常用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随时掌握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

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常用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一般来讲,这些指标值越大,则意味着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如表2所示,B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从2010年的0.81提高到2011年的0.84,这说明企业营运能力总体上略有加强,这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提高。而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则从2010年2.77降低为2011年的2.59,从而阻碍了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及存货两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所降低所至,因而需要加强对这两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不断提升其周转率,进而提高流动资产及总资产的周转率,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营运能力。

(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联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盈利能力越强,则企业经济效益越高,发展前景越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常用指标有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其中又以总资产利润率最为综合,它是衡量企业利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获取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共同关注;该指标值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益就越好,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也就越多,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同总资产利润率一样,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越大,则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如表3所示,B公司总资产利润率从2010年的3.52%提高到2011年的3.79%,提高了0.27%,这说明企业综合盈利能力总体上略有加强。营业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2011年和2010年相比也都有所提高,分别表明单位营业收入提供的营业利润及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水平在提升。总体而言,公司的盈利水平正处于较稳定的上升之中。

(4)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公司未来可能的前景,发展能力越强,公司未来前景越好。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常用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其中以营业利润增长率最为重要,它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状况,是资本保值率与总资产增长率增长的前提,应予以重点关注。四个指标值均应大于0,表明企业处于发展中,且指标值越大,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

如表4所示,B公司2011年与2010年比,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值均大于0,特别是营业利润增长率指标2011年与2010年比,增长幅度为22.04%,体现出了公司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促使资本保值率增长15.03%的关键。

(二)基本财务报表质量分析

(1)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趋势分析 。B企业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如表5所示。从表5所提供的资产数据来看,B公司2011年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为0.71%,而2010年的资产总额较2009年来说增长了8.43%,相比而言,2011年的增幅较小,而2011年增加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这方面,较2010年增加了5.81%,其中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存货增幅较大,需加强管理。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公司已注意这些资产占用了公司较多的资金,从而加强了对这这类资产的清理力度,体现出来较好的效果。而非流动资产中两项重要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增减幅度都较小,表明两项资产的资金占用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与公司目前暂无大的规模扩张相匹配,属正常情况。

从表5所提供的负债数据来看,B公司20 10年对债务的处理状态比2009年要差,公司2010年的负债相对2009年增加了624780元,其增加幅度为13.32%,说明公司财务风险在提高,偿债能力有所降低。而2011年对债务的处理状态比2010年要好,公司2011年的负债相对2010年减少了480560元,其减少的幅度为9.04%,说明公司财务风险在降低,偿债能力在加强。而2011年负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流动负债的降低所至,降低额为1506890元,降幅达28.83%,主要得益于短期借款及应付股利的减少,这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在加强,但应交税费增加了63050元,增幅达28.83%,需注意按期足额纳税。

最后,从表5所提供的所有者权益数据这方面分析,B公司2011年与2010年相比所有者权益增加了544140元,增幅达15.03%,其主要原因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展现了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结构分析。B公司2010年与2011年的资产与权益结构分析如表6所示。

2010年公司资产总体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1.48%,固定资产占60.62%,反映该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弱,这与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有关。2011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33.07%,固定资产占59.31%,表明流动资产的比例有所提升,公司资金变现能力有所增强,即偿债能力略有提高。但以流动资产对比流动负债,2010年流动负债占比为58.47%,2011年占比为41.30%,虽2011年下降了17.17%,但短期内仍面临比较大的偿债压力。而非流动负债占比从2010年的1.01%提高到2011年的12.41%,增幅为11.40%,表明公司有通过增加非流动负债比重,从而达到缓解短期财务风险的意图,这是可取的,但需注意由此加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占比从2010年的40.52%提高到2011年的46.27%,增幅为5.75%,在没有吸收资本的情况下,其增幅主要来源于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增加,这是较好的现象。

(2)利润表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趋势分析。B公司2010与2011年的利润对比表见表7:

由表7可知,公司2011年实现的净利润为339870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37210元,增长率为12.29%, 增长幅度较大。其利润表内部几个项目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从营业利润这方面分析。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571230元,增加幅度为8.23%;营业成本同期增加了268080元,其增加的幅度为6.61%,小于营业收入8.23%的增幅;虽然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了11%,但绝对值增加并不多,只增加了78710元。再从公司期间费用来看,销售费用2011年比2010年的同期增加了135990元,其增加的幅度为12.04%;管理费用同期增加了38280元,其增加的幅度为6.55%,也小于营业收入8.23%的增幅;而财务费用减少了32250 元,其减少幅度为23.36%;资产减值损失增幅虽为23.47% ,但绝对值仅为230元;所以2011年的营业利润比2010年同期仍增长了76460元,增长幅度为22.04%。其次,从营业外收益这方面分析,公司2011年营业外收入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25390元,下降幅度为24.44%;营业外支出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2310元,增幅为3.15%;由此使利润总额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48760元,增加幅度为12.91%。由于营业外收入的下降及营业外支出增加的双重影响,使利润总额的增幅小于了营业利润22.04%的增幅。

综合上述对利润表各项目的分析,由于其中几个项目的幅度变动较大,所以使得B公司2011年的净利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37210元,增加的幅度为12.29%,幅度较大,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较强。

第二,结构分析。B公司利润结构对比情况如表8所示:

如表8所示,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中,2011年利润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10年的5.44%上升至5.68%,上升了0.24个百分点,导致利润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的增加。公司2011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10年的5%上升到2011年的5.64%,上升了0.64%,主要得益于营业成本及管理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下降所至。2011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10年的8.43%下降到2011年的8.29%,下降了1.14%,说明公司在管理上加大了力度,体现出了一定的效果。2011年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10年的58.50%下降到2011年的57.62%,下降了0.88%,说明公司在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2011年净利润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上升了0.17%,说明公司最终赚取的可供投资者分配的财务成果有了提高,投资者获取收益的能力有所增强。

(三)综合分析——杜邦分析体系 杜邦分析体系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它能通过图1中几种主要财务比率的相互关系,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综合分析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有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与权益乘数。其中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明影响公司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营业净利率反映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企业营业利润率的根本途径,而扩大销售,同时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B公司2011年权益净利率为8.23%,反映企业在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中的效率很高,说明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提高权益净利率是提高所有者权益财富最大化的根本保证。但对比2010年8.72%的权益净利率,2011年有所降低了,其主要原因是由权益乘数的降低所至,意味着,因负债水平的降低,财务杠杆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总资产净利率2011年为3.81%,对比2010年3.53%,增加了0.28%,主要得益于营业净利率与资产周转率的同时增加。2011年权益乘数为2.16,比2010年2.47降低了0.31,从而导致了财务杠杆效益的下降,影响了2011年权益净利率水平。

营业净利率2011年为4.53%,对比2010年4.36%,增加了0.17%,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幅大于资产平均总额的增幅,说明公司产品市场前景较好,而良好的销售业绩不仅带动企业生产规模及相关业务的发展,而且也为企业赢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盈利空间,公司的盈利增长趋势也就越好。

资产周转率2011年为0.84,对比2010年0.81,增加了0.03,主要得益于净利润的增幅大于了营业收入的增幅,说明公司资产利用效率高,盈利能力强。

总体来说,公司在2011年的权益净利率增幅与2010年比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2011年营业收入比2010年有所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相应成本费用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销售费用,增加的幅度较大,这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较为稳定。若要增加利润,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则可通过扩大销售,改善经营结构,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合理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本结构等来实现。

三、结论

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财务分析,能够适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避免可能的风险,达到促使企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电子计算技术及财务软件在中小企业的推行和使用,也为财务人员从日常繁琐的记账、编表中解脱出来创造了条件,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赋予财务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务工作者才能不辱使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的参谋、助手。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运用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下一篇:科技革命视角下财务报告历史演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