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 焕发生机

时间:2022-07-14 03:51:33

2013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这是1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4年1月份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也陆续公布,新一年的经济开局并不乐观:由于需求低迷,物价涨幅低于预期,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持续数月上升,新订单指数则持续下降;1月用电量及电煤消耗同比增速较去年12月下降,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速低于往年。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以及资源、环境、市场的进一步约束,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潜在生产率下降。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之时,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之一为“金融繁荣”与“实体恶化”,经济内部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而实体经济资金不足、利润回落的结构性问题,这或许会影响到2014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经济的运行情况。

首先,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增加,突出表现为对信用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放贷意愿不足,对盈利能力薄弱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兴趣下降。据央行2013年第四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较上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较上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但在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下,金融支持难以适应经济转型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影响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稳定。2013年12月,我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该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而小型企业的指数为47.7%,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反映了这一经济群体在一定时段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下的逆向选择更为显著。“金融错配”推升融资利率水平,我国金融信贷资金投放存在“重大轻小”的结构性矛盾,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行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2013年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利息支出占EBIT(息税前收益)的比重约为31%,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与资金成本倒挂情况严重。金融业本质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中介机构,同业之间的往来交易往往为满足清算以及临时性资金需要,而今资金在虚拟经济内空转的问题突出,2013年“钱荒”事件,A股市场逾15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数额突破千亿元,较上年增加十倍,这些成为虚拟经济非理性繁荣的典型证据,反映出实业不振而投机浓厚的现实。大量资金还热衷于房地产领域,过去较长时间内的房地产业过度繁荣已经形成了我国经济结构的痼疾,金融业若持续助推房产领域,将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调整的复杂性与困难度。金融机构存在规模扩张路径依赖,在存贷比接近金融监管上限时,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影子银行业务的复杂设计与运作,将表内的银行贷款转化为表外的融资业务,以获得经营利润增长,埋下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后,央行适度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但部分金融机构在流动性链条绷紧情况下不主动调整同业资产负债结构,反而企图继续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从而产生巨大的逆向选择问题。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如同“皮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必然会流向投资回报较高的领域。大量资金体外循环进入实体经济的意愿不足,终将侵蚀整体经济的健康,折射出改善实体经济生存发展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新增长点乏善可陈的紧迫性。

在经济总量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实体企业也面临成本高企、更具挑战的市场环境。2014年,我国经济整体走势预期延续稳中求进的态势,但需要以深化调整结构、优化经济布局作为支撑。展望更长一段时期,只有破旧立新,在体制上进行根本性改革,尊重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让所有的企业成为平等竞争的主体,才能释放企业和民间的创新动力,经济新增长点得以焕发生机,才能使资金顺畅流向实体经济,真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

上一篇:从《一九四二》片尾曲的隐喻分析其主题 下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性成长评价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