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14 05:44:20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并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对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机械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研究

1.引言

随着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接触其专业领域内的英语文献和进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提高机械工程学科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迫切要求。机械工程专业英语除有其专业方向的专门术语外,由于专业性质及文化上的差异,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通常对于入门者来说,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如同是另一种语言。因此,机械工程学科的课程中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是必要的,以实现从基础英语到机械工程双语教学的过渡,打造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

本文根据我校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完成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和实现其教学目的,以及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2.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与任务

专业英语课是在大学生学完基础英语课之后开设的,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应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的书籍和文献资料,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在70%以上,阅读总量不少于250000词。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最主要目的是:力求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英语原文教材、参考书、科技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的能力,同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用英语进行技术交流,以获取最新的知识,特别是国际上的先进专业科技知识,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3.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中偏重于讲解语法和词法。

虽然专业英语教学是以基础英语为前提,但由于在基础英语中对于语法、词法都已经有了很透彻的讲解,所以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词汇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英语表达及阅读专业英语文章。然而,在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过分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从而导致了重复教学,难以抓住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

3.2教学中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结合不紧密。

在当前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侧重于英语教学,仅对课文大意作逐一翻译,以求学生了解为目的,忽略了专业知识的讲解;二是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但对于专业知识在英语中的表达没有清晰的说明。专业知识和基础英语的学习,已经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侧重于怎样把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和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

3.3教学方式方法僵硬呆板,教材和教学资料的选用局限性大。

专业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仍然是填鸭式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teacher-centered),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方式单调,仅以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知识讲授为主,过分侧重于阅读以及文章的理解和翻译,忽视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也容易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和提高,从而也无法达到满意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上,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及其影印教材的价格不是国内学生能承受得起的,而国内自行编写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学术前沿性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等方面都与国外原版教材存在较大差距。选用国内教材又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材并不能及时反映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3.4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

部分学生公共英语的基础较差,使得专业英语的教学体系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不能连贯起来。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同样的知识点,英语程度较高的学生有时会因为教学内容简单而觉得浪费了时间,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却又因为听不懂而丧失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也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最终导致学生感觉专业英语学习收获不大。

除上述问题外,目前一般高校普遍不重视专业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缺乏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渊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的专业英语教师,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英语教学培训,对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不够,专业英语教师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和体系。

4.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与任务,并总结平时专业英语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4.1讲练结合,培养学生专业词汇学习和专业翻译的能力。

专业英语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综合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翻译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关键。虽然某一专业领域的单词及词组,不但难以掌握,而且数量巨大,但我们在学习某一专业的英语词汇是不必掌握其全部,而只需重点掌握该专业较常用的1000―3000个高频词汇,就能顺利地用英语表达或获取专业知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专业英语的工作量,也为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树立了信心。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解多义词在专业范围内的词义和用法,并结合范例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在讲解中遇到学生未接触的专业知识,应当适当加以补充,例如:On horizontal surfaces this tolerance may be disposed so that a convex surface results,thus countering the effect of“sag”of the slideway.[1]句中tolerance本意有宽容、宽大和忍耐、忍耐力等含义,在这里作为专有名词。教师在讲授翻译技巧以及一些难句和长句的理解和翻译时,必须在增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对中英文表达方式差异的对比分析讲解,课堂上的讲和课外的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和专业英语翻译能力。

4.2合理选取和整合教材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和国内教材的诸多不足之处,应依据本校经费开支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认真选取内容新颖充实、难度适中的国内自编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精华部分,或复印给学生,或将其补充到自己的讲义(PowerPoint课件)中。这样既可以降低教材费用,又能弥补国内教材的不足。针对我校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将课堂讲义挂到教学平台上,可以让学生随时预习和巩固专业英语教学知识,并充分利用平台上的讨论区,让学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形成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翻译和词汇练习,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与写作,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的展示和欣赏等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在平台上还可以通过专业英语学习网站的链接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享受专业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4.3依据学生英语基础现状,实施分层分级教学。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的现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把班级按照高、中、低三者的比例搭配划分为几个小组来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和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可做,都有学习的收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班级内,充分发挥集体协作的优势,布置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讨论的作业,鼓励在小组中和小组之间形成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作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4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兴趣。

现在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好多技术成果仅仅以文字不足以清晰地描述,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很直观,很生动地展现,例如四杆机构(Four-bar linkage)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机构运动仿真的动画,标出每个杆的英文名称,达到生动直观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提问、讨论、操练、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真正在课堂上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笔者在课堂上采用这种形式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4.5广开渠道,强化专业英语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综合素质。

缺乏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是制约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多条途径逐渐解决师资问题。譬如,引进留学回国人员,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还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国内甚至校内培养专业英语师资;提高专业英语的课酬待遇以鼓励年轻教师提高英语应用水平,为他们提供学习进取的物质保障,从而实现强化学校师资培训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双赢的目的。

5.结语

宏观方面,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可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关键步骤;微观角度,对于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师资条件的学校都应该积极尝试,并提供教学设备保障。即使初期试点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也不应为了难以普遍为学生接受而因噎废食,关键是要加大师资培养方面的投入,不断总结经验,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步伐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司徒忠,李璨.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2]孙尔英.双语教学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51-53.

[3]何锋,陈君德.提高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4):116-117.

[4]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4):66-48.

[5]Kranshen S.Bilingual education:A focus on current research[J]. NCBE Focus:Occassional Papers in Bilingual Education,1991,3,(1):1-15.

[6]Rossell C,Ross J M.The social scinence evidence on bilingu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Law and Education,1986,15,(1):38-48.

上一篇:英语课堂中如何授人以渔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