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触发,Cool!

时间:2022-09-14 05:39:59

如果非用一个词描述这三位青春的国内外的创业者和他们的产品,那么这个词便是——酷。“个性”鲜明,新潮时尚,挣钱之外(甚至不挣钱),首先必须好玩,自己喜欢,别人也爱。

折纸音响

这一切都发生在2009年9月,仿佛一夜之间,Jason Lucash和合作伙伴Mike Szymczak就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时代》周刊将他们的产品Fold and Play可回收音箱评为了2009年最佳发明之一。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餐馆的外卖盒,平时可折叠成一个平面,在使用时变成一对方形的音箱,这种音箱不需电池或任何外接电源驱动。它完全使用可回收材料制造,售价为14.99美元。

起初,Jason Lucash和Mike Szymczak都是背包品牌JanSport的员工,他们逐渐厌倦了在出差时随身携带笨重的音频设施。“我俩正巧去出差,随身携带的笨重音箱让我们疲惫不堪,于是我们决定开发一种便携的音频设备。”两人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想法,制造一种能够放在中餐馆外卖盒子中的音箱。平时它是普通的平放的纸盒,当你需要使用的时候便可以把它组装起来。这个想法听上去不错,他们的产品也成为了一种折纸艺术。2009年,在获得了1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后,他们成立了OrigAudio,并推出了完全由回收材料制成的音箱。Lucash表示:“中餐馆的外卖盒子给了我们灵感,而折纸艺术给了我们动力。”

最初,他们每天只能在自己的网站上销售大约15个产品。在《时代》周刊介绍了他们的产品之后,一天内卖出了1500套。就在不久前,他们接受了一份来自Marines的订单,要订购5万套Fold and Play音箱,这给公司打了一针强心针。

在OrigAudio公司,Szymczak担任市场总监,Lucash担任商务发展总监。随后他们推出了标志产品:Rock-It。这是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由电池供电的设备,售价为34.99美元。

如今OrigAudio的产品随处可见,他们共有14名员工,开发了9种产品,除了Rock-It和Fold and Play,OrigAudio的产品目录如今又多了新的设备,包括名为Cubicool的客户定制扬声器(售价49.99美元)、名为Valcano的胶囊型扬声器(售价24.99美元)以及颇受欢迎的Designears(售价69.99美元)——这是一款头戴式耳机,耳机上的花纹可根据客户提供的图像进行定制。

在创业过程中Lucash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他说:“很多人都依靠着你。例如我们的公司,要养活12名员工。你需要确保公司运营正常,这样才能使员工满意,让他们在经济上有安全感,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这一点你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Lucash十分希望能够教会其他创业者坚持梦想。他经常在加州大学向学生传授当年在学校中没有学到的知识。有时候,他也希望自己回到学校攻读MBA,这样就能教授市场营销课程了。他表示:“我十分喜爱教育。希望人们能够从我这里学到些东西。”

角落处有优惠券

Bryan Silverman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时,哥哥Jordan就给过他转瞬即逝的创意。“他喜欢在卫生间拿手机阅读,出来后就对我说,‘每个人都喜欢在卫生间里看点什么,我们设计一种能够用来阅读的卫生纸吧!’”但Bryan当时觉得这个想法简直是疯了,很快便否决了这个提议。

2010年中,Jordan发现有研究表明,美国人很喜欢阅读卫生间里的各种广告,于是,他有了新的创意——在卫生纸上印优惠券。两兄弟马上开始行动,建立了公司Star Toilet Paper。初创时只有区区1000美元,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处处省钱。

他们买了许多卫生纸卷和一个打印机。对于那些担心这种产品的卫生问题的客户,Bryan表示:“我们使用的是用植物油制作的墨水,所以不存在卫生问题。我们告诉人们这种产品就像印花的餐巾一样,使用时根本不会有危险。”

每卷卫生纸上有8种不同的优惠券反复出现,其中一种是Star自己的优惠券。这些投放优惠券的企业付给Star广告费用,每种优惠券每出现一次付0.5美分。刚开始时兄弟俩的客户包括餐馆和宠物商店,如今他们已经拥有了65个客户,公司位于安阿伯。Jordan在那里的密歇根大学完成学业,Bryan仍然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杜克大学攻读神经系统科学。

两兄弟现在正在忙着重新评估成本,尝试招揽更多客户,并将业务扩大到大学城之外。他们还计划在2013年找到生产卫生纸和印刷广告的制造商,以此来节约成本。

为了得到资金,两兄弟希望能够从投资人那里获得资助。在获得了《Entrepreneur》评选出的美国2012高校创业人物奖后,他们得到了5000美元的奖金。两人计划将这笔资金用于对其网站进行改版,因为有些客户希望能够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PDF格式的优惠券,这样就不用拿着一张卫生纸去商户那里换取优惠了。

Bryan说他很享受创业的过程:“每个人在大学里做不同的事情,有的人加入了合唱团,而我选择了创业。”

“我要当学霸”

杨元是“我要当学霸”的开发者,瘦高个儿,22岁,2012年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据杨元形容,周围的同学使用手机的频率到了“疯狂”的地步:“我经常在食堂看到,排队打饭有人拿着手机;吃饭的时候,有人拿着手机,边看手机边吃饭;甚至在不思考、不学习的时候,都会拿出手机看一下。尤其是晚上睡觉之前,使用量会上升得很快,很多同学都会躺在床上耍一耍手机。”与这种“疯狂”相对的是互联网产品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缺席与贫瘠。“大家用手机也就是满足最基本的一些需求,通讯、浏览器、看电子书、游戏,感觉没有特别给90后用的应用和产品,跟校园外的人没什么区别”。

毕业前夕,闲着的杨元出于自娱自乐的心理,在网络上推出了一款面向学弟学妹们的APP“我要当学霸”,一个星期的时间便带来了10万次的下载量。“因为在校的90后都很依赖手机,他们自己也会觉得这样耽误学习。这就激起了很多人希望自己有节制地去玩手机的迫切需求。”

用户下载了“我要当学霸”后,在网络上设定学习时间后,整部手机便进入了锁屏状态,任何实体按键都不能使其退出。如果动用按键,它的提示也很有趣,譬如“不要摸我嘛,人家会害羞的”、“亲,要好好学习不要玩手机嘛”。如果要放弃学习,只能网上操作。为此它会弹出警告窗“亲,好好考虑啊,放弃学习就要接受鄙视哦”、“对不住大家,我又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了,麻烦看见的每人回复一句‘你永远成不了学霸’!”等提示语。

杨元有几个在新加坡念书的同学,考虑到同学们的建议,他计划推出一个针对新加坡或海外华人市场的版本。对于“我要当学霸”的“走红”,杨元很平静:“满足的无非是这个人群的某些基本需求。”90后这个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包容性特别好。“比如说,我做的APP不是特别好,可能有一些粗糙,但是人们知道这是一个学生做的,难免有不专业的地方,特别能接受这个东西,不会吐槽,也不会恶语相向。”

上一篇:与时俱进做出色的班主任 下一篇:茶香寻到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