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

时间:2022-09-14 03:41:07

浅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

摘要:绿色发展是地区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益阳为例,通过研究分析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指出“现代、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益阳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 环保 和谐发展

1 益阳概况

从地图上看,益阳犹如一头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益阳北近长江,比邻湖北省石首县,西与本省常德市相邻,西南与本省的怀化市接壤,南邻娄底市,东临长沙市,东北与岳阳市相互紧靠。

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益阳的南半部坐落在雪峰山余脉上,属于丘陵山区;洞庭湖通过淤积进一步形成北半部平原。

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其中矿藏种类多达20余种,在储量方面,锑、钨、钒、石煤等矿产资源稳居全省第一。此外,对于石料、潮土等资源来说,益阳也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对于益阳来说,其水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资江贯通益阳南北,并且在平原地带,益阳河网纵横交错,遍布湖泊,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在一定程度上为灌溉、航行提供便利。在水资源总量方面,全市约为2779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

益阳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境内的东北部地区遍布着众多的湖泊,水草丰茂,盛产乌鲤、鳜鱼、优质鲤鱼等。

全市的土地质量非常优良,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益有十分便利的水陆交通。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这是省会通往大西南的主要干道。

2 绿色益阳:绿色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且环境保护获得更多关注与重视的今天,每一位益阳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规律相比,那种注重经济总量、速度的发展模式早已不再适应,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来说,更关注的是低碳、绿色、环保,以摧毁自身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会要落伍与被人唾弃的,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是每一人,每一企业,每一国家都在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对于不具备区位优势,并且基础工业非常薄弱的益阳市来说,如何采取措施,实现自身的后发赶超呢?按照现代化的山水城市和节能减排标准,对益阳市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将益阳建设成为宜居生态的新型工业城市,这是否只是梦想中的空中楼阁,还是可以实现的美好愿景呢?

对于益阳市来说,通过对绿色、低碳经济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通常情况下,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途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益阳市发展的全局。在益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绿色低碳纳入其中,进而使其成为益阳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统筹兼顾新能源、绿色产业、节能建筑、可持续交通等,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整体推进,确保益阳市形成全面、系统的绿色经济发展框架。

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对结构进行调整,对方式进行转变,进一步促进发展,进而加快“绿色益阳”建设?首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将招商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结合,同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积极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抓好园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进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建设。建设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这是东部新区总的发展目标,形成生态型产业新城,对山、水、园、城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建材、造纸、化工、竹木加工,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重点改造,淘汰落后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益阳地处洞庭湖腹地,在节能减排方面肩负任重。对于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方案,全市要严格落实,同时在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纳入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且重点推进 “严格执行水污染物(COD)新的排放标准、推广应用污水净化及再生回用技术”等节能减排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快治理速度,对其进行坚决控制。

3 绿色益阳:“现代、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方向

3.1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采取措施对节能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积极推广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管理水平,以及能源股的利用效率。通过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3.2 加强对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投入,树立品牌意识。无论是安化的茶马古道、森林园区,还是桃江的红山竹海,抑或是沅江、南县的南洞庭湿地保护区,都是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绿色资源,如何将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更好的进行文化与品牌包装,从而更广泛的推向市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

3.3 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推广力度,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如何在保持原有农业强势的基础上,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换,如何将新兴的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实施想必也是任重而道远的。

3.4 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开发清洁能源、减排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采取措施减低益阳经济发展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能源链向低碳环节转移,加快建设桃江核电站和漉湖风力发电站。

3.5 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对公共交通线网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快速公交要优先发展,同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之间平衡配置道路资源,同时对机动车阻塞费进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运营、管理系统。

3.6 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LED等绿色技术和产品,同时对现有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3.7 鼓励公众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出行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对购买节能节电消费品进行补贴。

3.8 多多考察与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建设先进经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使益阳向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基地方向发展。

4 绿色益阳:烟草行业对于绿色的思考

首先,绿色烟草业的发展离不开满足消费者(烟民)需求这一根本,没有消费者的厚爱和支持就没有烟草业的发展。因此,实施烟草绿色化产业,既是为了广大消费者(烟民)提供高安全性产品,答谢广大烟民,同时也是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烟草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基于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烟草业发展现状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要实施绿色烟草发展战略,应采取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的逐步展开。一方面积极开发安全烟,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研发新的绿色产品,逐步替代传统香烟。目前重点是解决安全烟问题。

第三,在实施绿色烟草发展战略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产品本身的开发、设计积极探索降低焦油含量的方法,全面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生产安全烟。二是抓好生产环节,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使生产环节尽可能少的产生废水、废渣、废气,不重新造成生产环节的污染,或充分利用绿色环保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三是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培孕出绿色原材料,为进一步降焦、生产安全烟奠定基础。同时,改良烟草品种为研发新的绿色环保卷烟替代品提供原料。四是大力开展新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回收的研究,解决烟蒂的降解和烟灰的回收利用问题。

总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们可采取和利用的措施、方法将越来越多,开发更加安全的卷烟,实现绿色烟草的发展为期不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绿色烟草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联系着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不仅是烟草从业人员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5 结论

“崇文尚义、通达超越”这是益阳城市精神。益阳人民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正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朝着“现代、绿色、环保、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省会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郭云飞,雷越毅,杨治军.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N].湖南日报,2010-03-30.

[2]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大连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N].大连日报,2010-07-30.

[3]大连市发展研究中心王宇.对大连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的建议[N].大连日报,2010-01-11.

[4]华金科,罗立.益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对策研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上一篇: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下一篇: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