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2-09-14 03:35:44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论的应用

[摘 要]:在教育界中,“以人为本”这一理论可以说教育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管理班级的班主任来说也应该顺应发展的潮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教育观。在班主任管理发展趋势、社会的需求、学生身心特征这些方面来看,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实行以人为本理论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以人为本;班主任管理

一、对班主任工作以人为本的概述

以人为本理论要求班主任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方面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工作的手段、措施、方法、规章都应以满足学生发展、安全、学习、自尊这些方面作为出发点,所做的一切管理工作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让学生能更在完成正常学习内容的时候,整体素质也能得到提高。

树立起以人为本理念是上到中央政府,下到事业、企业单位都要贯彻落实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于身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这个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最佳时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就必须要用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

现在学校所实行的管理制度都有很多的弊端,比如说:过于重视考试分数,从而在教学中盛行起了分数管理;很多学校都说要进行素质教育,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国教育的传统观念就是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作为学生要服从老师、认同老师,那么这也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学生地位问题

所有的学生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份子,而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主体,也是被管理者。班主任管理就是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共同活动,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独立人格,将管理主动权去交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管理,让学生形成“主人翁”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忽略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就会把学生推到从属、被动这样的位置上,那么也就剥夺了学生参加班主任管理的权利、机会。

3.缺少个性培养

现在我国的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加大,这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是传授书本知识,那么这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深深的扎根在了教师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往往重视的是学生有没有听懂、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多少,从而也就忽略了学生焦虑、痛苦、紧张等心理问题,而教师在评定一个学生好坏的时候都是以分数来衡定的,却没有换个角度来思考,比如说我们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更多展现、表现的机会,那么这才会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1.建立有效、可行的管理措施

要科学的运用以人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民主管理,具体的方法可以参照下面这些:(1)在选拔班级干部的时候,使用聘任制和选举制;(2)成立起班主任管理委员会,从而行驶监督班干部的职权;(3)班委会制定出班级的工作计划,然后执行工作计划,组织好班级内的一切活动;(4)班级的日常事务交由班干部负责;(5)班主任要作为班级一员来参加到班级活动当中,以平等身份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2.满足学生的需要

作为教师,要做到一切服务、为了学生,服务于学生就是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上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这样的服务是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服务并不是我们所理解到的服务行业这样,教师服务于学生是为了学生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这关系着学生们未来的前途和幸福。对此,教师不只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耐心、有爱心,要有伯乐般的慧眼和无限的胸怀,还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在进行班主任管理过程时,首先教师就要树立起为学生服务这样的意识,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正确对自己的位置定位。

3.制定出个性化评价体系

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这是我们管理工作的关键之一。在了解了我国教育历史、现状以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人性的失落和缺乏,学生人格的分裂和扭曲,而这一问题也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最终结果。那我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提倡“不求每个人都成功,只求每个人都能进步”这样的思想,而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不能再以分数等级去区别学生的好坏,要以学生学习的过程来作为评价的基本形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进步。个性化评价体系要有反馈、判断功能,让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4.紧抓思想教育工作

(1)以身作则:在学生眼里老师就是表率,而学生对班主任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依赖、信任情感,那么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要利用好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重视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比如说在班级劳动的时候,班主任也参与到学生劳动中去,这不但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学生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2)建立科学的班级制度:虽然说我们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增进感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些管理制度去制约学生,就会造成班级管理混乱,那么班主任就要根据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想法来制定出班规,同时也要发挥起班干部的作用,这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制约一些顽皮的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的摒弃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总结:

每个班级的情况都不同,因此班主任管理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班规、怎样的管理方法都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理论,从而进行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只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知识,也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戴亚英 赏识——班级管理的成功之路[期刊论文]-教育科研论坛2010(5)

[2] 阎宝龙 用赏识点燃希望之火--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天津教育2006(5)

[3] 欧阳微频班主任工作应坚持的五个原则[期刊论文]-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上一篇:领导是“做”出来的 下一篇:浅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物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