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导师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作用

时间:2022-09-14 01:49:04

充分发挥导师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作用

摘要:导师通过课程教学、论文指导、思想引导和潜移默化,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除了导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外,必须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环境,搭建好学科创新平台,努力提高生源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导师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作。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评价机制;学科平台;生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28-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人才则是创新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任。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有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当看到,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普遍创新素质不高,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尚有距离,这仍是一个值得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造成研究生创新素质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如何发挥在培养研究生一线导师的作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多数文章,在分析导师因素时,比较强调导师自身素质不高的制约性。的确,导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强,或教学理念陈旧,责任心欠缺,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研究生。但也应当看到,培养的环境和政策尚不完善,即使导师有能力,有良好的愿望,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导师在学生整个硕士(博士)学习阶段,是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导师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一、通过课程教学建立学生创新型的知识构架

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建立学生知识构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作者对此作了探索与实践。课程体系中应包含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基础,并通过学生报告、论文选讲选读,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比较,学生的报告与实践活动,在建立立体知识构架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论文指导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在前期课程教学,文献查阅,论文选读的基础上,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创新型,同时又尊重学生的兴趣,选题恰当与否取决于导师的把握和判断。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通过学生定期汇报,了解研究进程。遇到困难,导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推进研究的深入。论文写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研究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形成借鉴、组合、类比、逆向等创新思维方式。在讨论中,导师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该修正的观点和做法也以理服人,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提高创新研究能力。对论文写作规范作严格要求,以形成严谨的学风。

三、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课程教学、论文指导的过程中,导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产生直接的影响。导师的学术水平、创新素质,是学生参照的对象,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科学思维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目标和有效途径。在学生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科研兴趣、科研风格中往往看到导师的影子。有时,导师在学生的学术生涯中的影响和作用,会长期存在。导师如何提出和分析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选择课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与学,在问题的讨论中,浸润着学生的学术成长,而最终铸就学生的学术品味。往往导师给学生解答的具体问题可能会遗忘,但导师的学术形象会成为学生永远的参照系。导师的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活教材。

四、通过积极引导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人格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创新人格的基石,而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生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稳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会百折不挠,发挥潜能,把创新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目标。价值取向不稳定,必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见异思迁。没有持久的目标,面对困难也缺乏耐心和毅力,这样的心态,是不可能有创新成果的。即使有创新的机遇,也会因为患得患失而错过。

塑造创新人格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首先导师的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存在潜意识的影响,导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在讲授和评价中,鼓励什么,批评什么,在论文选题上目标是什么,是创新的内涵还是数量,在讨论中坚持什么,改进什么,在探索过程中是勇往直前还是找捷径。导师的价值判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出榜样。对研究生创新型人格的塑造,只能是引导和修正,传统的课堂、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导师要加强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困惑,积极加以疏导,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强化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培养独立、坚韧的品格。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责任重,作用大。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全方位多层面共同努力。即使导师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有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愿望,若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也难以发挥导师的积极性。

五、创造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环境

正确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是创建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环境的首要条件。不同的评价机制会导致不同的评价行为,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目前研究生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内容包括课程成绩,,学位论文等方面。许多论文停留在已有方法的改进,已有结果的小推广。甚至出现严格导师的学生考分不高,论文评分不高,学生评优、评奖学金反而受限的情况。研究生未实行应有的淘汰机制,德国的硕士淘汰率为27%,美国的博士淘汰率为38%,我们近乎于0的淘汰率,“严进宽出”,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评价主体尽量做到个体和集体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营造一个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良好氛围。导师在正确的导向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六、搭建学科创新平台

培养创新人才,不能仅依靠师傅带徒弟的单打独斗的方式。正如蒋静等指出“高校搭建学科创新平台是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和人才培养,促进研究生创新活动开展的保证”。学科是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单位。合理的学科布局可以为研究生构造深厚、宽广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为研究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并从中捕捉到创新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了学科群的支撑,学生可从导师群体中吸收营养,导师本人也更有发挥余地。不同导师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听不同领域教师的报告,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形成学术交流的大舞台。相互借鉴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新成果,才能撞击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导师在培养学生中不再是独木难支,学生可以受到更全面的熏陶。

七、提高生源质量

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不理想。研究生教育是后继教育,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有重大影响。教学是个双边活动,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为解决生源问题,特别是西部省份生源质量问题,建议在本科阶段适度分流培养,以实验班形式对一些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树立志向,培养兴趣,加强基础,以提供较为充足的好生源,而不是把读研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导师应积极参与到生源培养和招生工作中,筛选到较为满意的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更能发挥,教学相长促进创新。

总之,导师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关键因素,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高度责任心,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各高校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形成积极向上、努力创新的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环境,搭建好学科创新平台,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生源质量,使导师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本涛.延毡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0.

[2]陈红,杨凌霄.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9,(8):99-101.

[3]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间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Graduate Students

JIANG Yang1,ZHANG Li2,QI Xiao-si1,TANG Yan-lin1

(1.College of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

2.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an)

Abstract:The tutor through the course teaching,the thesis guidance,thought guidance and subtle,in the student's knowledge,ability,quality and personality training plays a key role. In addition to the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must establish correct evaluation mechanism,create to innovative research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graduate and build a good discipline innovation platform,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acher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Key words:tutor;graduate;evaluation mechanism;discipline platform;students

上一篇:国内心理委员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余额宝的出现与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