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教育 适应市场发展

时间:2022-09-14 01:28:36

强化人才教育 适应市场发展

一、广开思路,办学模式多元化

安徽皖西建设技工学校是六安市直11所大中专技校唯一一所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拨款的教育事业单位。办学初期,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生源充足,统招生、委培生源源不断。在宏观管理上,将技工教学与专业培训同等看待,两个轮子一起转。近几年来,面对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技工学校面临严竣的挑战。校党支部认为,学校虽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也应看到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六安市从事建筑产业的员工号称20多万,其中一半以上流向京津沪及沿海城市,建筑业乃百年大计的产业,质量所系,安全所系,从业人员匆忙上阵,专业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有关系统的职工培训急需加强。随着我国人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人才市场管理将逐步有序化、规范化。学校已初具办学规模,又有一支精干稳定的建筑培训师资队伍,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于不求市长找市场,不仅大有文章可做,而且任重道远。校领导动员全校教工广开思路,开拓多元化办学模式,围绕“求生存,求稳定,创新路,谋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教学上抓三大块,即学历教育(大专、中专、中技),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和职业培训(中岗培训、技能鉴定)。学历教育方面,近几年学校先后与南京工业大学、合肥职工科大、六安电大等高校联办工民建、经管、财会、水利等专业大专班,2004年毕业生101人。技工中专教育主攻工民建、幼师两个专业。在培训业务拓展方面,学校坚持“一个为主,三个结合”的思路,即以建筑业培训为主,常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系统内培训与系统外培训结合,教书育人与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自97年以来,在培训范围上主要开展以下五项开作:一是对全市建筑业11大员,以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资料员五大员为主,开展中岗培训26期。按省厅要求,对本市建筑施工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骨干,通过培训颁发中级岗位合格证书持证上岗者,才有资格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受训1800人次。二是对全市建设、水利类企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按省人事厅建设厅规定,对本行业继续教育本着针对性、实用性和前沿性三者兼顾的教学目标,从省市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授课,在本行业中营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行业的良好氛围,使继续教育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品位。同时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做好办证服务。近三年中,学校继续教育基地培训达2600人次。三是项目经理培训。从94年至今,学校配合省厅开展全省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10期,培训对象以六安为主,兼有本省外地学员。2001年全省水利系统项目经理培训128人,历的‘23天,累计项目经理培训3000人次。四是考工定级培训。自1995至2003年连续8年学校配合六安市人事局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厨师、泵站、排灌、仓保、锅炉、钻控、畜牧、农艺、工地测量等近十五个工种的工人,在初、中、高级工定级前举办考工定级培训,累计受训 4635人次。五是举办全市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工商管理培训。近3

年我校与市经贸委、市委组织部联办并从合工大、科大及省工商管理学校聘请教授举办工商管理培训8期,受训学员450人次。 2002年与省市扶贫办开展科教扶贫短平快教学班,向广州、东莞等地输送学员150人次。此外,2001年至今学校举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 860人。今后,学校打算将培训工作在系统外扩大网络,系统内多元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培训、会务、学历教育多向并举之路。

二、强化管理,竭诚为一线服务

学校创办以来,始终把职业培训与技工教育同等看待并列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技术培训还是岗位考核,按教材大纲,坚持“四个统一”因材施教,从严把关。为皖西老区培养建设人才,竭诚为施工一线服务。97年至今,连续7年对全市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瓦工、木工、抹灰工、混凝土工等技术工人5328人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满足一线工人的要求,在省厅支持下,学校在1997年至 2002年由校长率领一支精干的专业教师队伍,三上北京,两下青岛,对长期在京和北方大城市从事建筑业的3800名技术工人就地进行技能培训。在服务基层方面,学校当好两个参谋,创立两个中心,为主管部门在行业培训上当参谋,为基层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上当参谋,把学校办成全市建筑业职业培训中心和建筑施工技术指导中心,并将技术辅导辐射至六安在外施工企业。随着培训业务的拓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学校逐步完善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办学计划,修改充实五大制度,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几年来的培训实践,使学校认识到,职业培训有它独特的规律,时间短、任务重、标准严、政策性强。每次碰到工学交替,矛盾突出,学校就配合主办单位抓学前动员,克服学员中花钱买证书不愿学和工作忙不想学的错误认识,提高受训机率,培养学习兴趣。学校认识到,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要渗透在对学员吃住行,教学考等诸多方面,哪个环节管理松懈,都会影响培训效果和教学质量。每次培训,都围绕一个目标,让受训学员吃好住好,学好考好,端正学风,注重实效,严格把关,按章发证。

三、打造师资队伍,增强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和市场经济接轨后,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学校培训的学员是否受市场欢迎。几年来,学校把打造师资队伍,增强教学效果,重塑良好校风作为重点抓住不放。学校对培训教员采取单位培养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派出去短期进修,请专家到校讲课,开拓视野,更新知识,为教学寻求源头活水。近两年在12名专业教师中有8人参加国家注册监理师、造价师考试,其中4人已通过,以考代学,以学促教,使之教学相长。每逢省内外高规格的培训,学校都争取先派教师参训。近几年,学校对培训教师实行择优上岗,学历职称仅作参考,重在教学效果。每学期举行两次以上学员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教师授课情况的合理意见,从而保证了质量,赢得了信誉。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学校的声誉,省厅对学校增强了信任感,也使培训教学越办越红。正如培训学员反映的那样,皖西建校是我们学习建筑理论技术的加油站,它使我们在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培训学习使我们一举两得,取得了证书,学到了知识。

四、几点体会

l、职业培训必须建立一支懂培训会管理,又精通专业的管理队伍,培训一批理论实践水平较高而又热爱培训事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筑业培训的本质特征在于规范建筑市场,提高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是培训工作的灵魂。

2、规范有序的管理程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上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是做好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和受训双方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协作关系,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使学校在培训教学中成为沟通业务管理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4、主管部门六安市建委领导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省厅领导的全力支持是职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5、在学籍管理、办证发证及财务管理过程中,坚决克服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等不良倾向,牢固树立事事对学员负责,处处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曰作者单位:皖西建设技工学校

上一篇: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继续教育简介 下一篇:以ISO10015管理理念进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