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14 12:32:45

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摘 要 互联网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结合中医经典课程特点,分析了中医经典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中医经典课堂教学内容、实践体系和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体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指出“互联网+中医经典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现代新型中医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经典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14

互联网是近年来继报纸、广播、电视后新生的另一种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了。从最初的技术领域应用发展到今天的各个领域。①②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加快了各行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各个领域改革起新一波浪潮,教育、交通、医疗和农业等加快了改革步伐。2015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中医教育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中医教育改革,加快培育优秀中医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主干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既往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对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中医经典教育亟需转换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时代下中医经典教育改革新模式,为培养中医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1 中医经典课程特点

中医经典课程通常主要指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四大经典,其主要内容是中医学精华荟萃,是中医大家实践经验的智慧升华,其理论博大精深,对中医临床具有极大指导作用,课程性质既具有基础性、原著性,又具有临床性,中医高等院校把这几门课归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且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读经典,做临床”一直是中医领域公认的培养中医优秀人才重要的途径,做好临床,学好中医经典是基础,但是,因中医经典课程主要是中医古原著,内容深奥,不易接受,学生学习枯燥,成为教学改革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医经典课程如何和临床深度结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渗透到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是中医经典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2 中医经典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时展,中医经典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和积极的探索,刘光华等③提出了温病学的“ 三基” 教学法,突出了经典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和掌握,有效保证了中医人才成才的两个关键环节“ 学经典” “ 做临床” 的实现。 程方平等④把温病学的内容和温病学的性质进行深入探讨。胡亚莉等⑤以教材为基础,合理安排讲授内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宋健等⑥在温病学教学实践中引入了PBL教学法,为加强《 温病学》 教学工作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杨钦河⑦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特别是中医界名人的病案,在要讲授的一些重点内容之前,先让学生看一个与即将学习内容有关的典型病案。总之,中医经典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就,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力争体现临床性和实用性,并且与时俱进适合现代疾病特点,补充新的治疗进展,删减与临床结合不紧密,不适合当代疾病特点的内容,有的开展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病案切入法,模拟病人法,电化教学法等改革,近几年借用互联网,开展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以上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中医经典教育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目前由于中医经典课程的古典性,传统性,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中医经典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 “互联网+”内涵与特点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⑧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 “互联网+”行动计划,使得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传统领域结合,加快现代传统行业快速发展。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在思维方式、运作方式、机制、管理等方面深入结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教育改革,慕课出现,互联网医疗案例等,促进了教育和医疗发展。

4 互联网与中医经典教学深度融合

4.1 中医经典课堂教学内容网络化

结合经典教学内容和互联网特点,对中医经典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慕课化制作,构建中医经典课堂教学网络化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主要包括:按照课程系统划分知识点、单元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单元知识点的理论知识提炼、单元知识点的进阶性习题库建设等。

4.2 中医经典教学实践体系网络化

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开放式与探究式教学应用,构建互联网中医经典教学实践体系。线上: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按照进度计划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内容,参与探究性课题讨论。线上学习活动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线下:面授课堂组织与实施,具体教学形式多样。教师以线上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线下授课教师主要对特殊性、疑难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归纳总结知识点,拓展知识面。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包括:PBL教学法、归纳记忆教学法、临床案例教学法、模拟病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

4.3 中医经典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体系网络化

通过线上学习、线上与线下的课程考核测试,以及线上与线下的课程问卷调查,构建中医经典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体系涵盖学生成绩的形成性评价、网络教学平台的评价、关于课程内容与教学开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多样,基于互联网基础的线上评价包括:学生线上学习的系统测评、星级评价、电子问卷调查评价等等;基于面授的课程的线下评价包括:期末统考、面授课堂问卷调查与反馈、翻转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与反馈。

4.4 中医经典教学的教师教学方式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多元化了,教学方法更科学了,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激发者、次要评价者等多重角色。互联网使教师由主角可以转变成为观众,看到学生对老师课的评价,老师上课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互联网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习惯、学习轨迹和学习日志等重要信息,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习效果,进而可以个性化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 “互联网+中医经典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视野下,通过构建中医经典教学内容网络体系、教学实践网络体系、教学效果评价网络体系,课程学习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推动了从“教”向“学”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探究学习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生中医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和临证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扎实掌握中医知识,实现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为中医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课程创新提高教学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推动了从“教的管理”向“学的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经典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现代新型中医人才。

注释

① 张天问,吴明远.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旅游学刊,2014,29(:10):51-53

② 王艳华.“互联网+农业”开启中国农业升级新模式.人民论坛,2015(23):104-106.

③ 刘光华,艾华.《 温病学》 “ 三基”教学法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3):49-50.

④ 程方平.从温病学科性质把握教学内容深入的探讨.光明中医,2007.22(6):10-12.

⑤ 胡亚莉,郑洁.对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83-183.

⑥ 宋健,郑旭锐.PBL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51-752.

⑦ 杨钦河.《温病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国医论坛,2006.21(3):49-50.

⑧ 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互联网天地, 2015(5):1-3.

上一篇:关于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浅析基层军官的领导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