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里怎么有“页”码?

时间:2022-09-13 09:21:10

看到“须”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胡须。在古代,人们很看重胡须,因为在古人的意识里,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损伤,更何况胡须还是男性美的象征,因此,古人总是很小心地把胡须保护起来。例如,被誉为“美髯(rán)公”的关羽甚至专门有一个锦纱做的囊袋,用来套住自己的长须加以保护。曹操则在敌军就要追上来的紧急关头,怕被敌人认出来才无奈地割掉自己的胡子,丢弃长袍狼狈而逃。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角度看一看“须”字。

“而”字最早表示胡须

在中国的古文字里面,最早用来表示胡须的是“而”字,就是“而且”的“而”(见右图)!它最原始的意思是指脸颊上的毛,从它的写法上来看,上面的一条横线表示脸颊与胡须的交界线,下面的四条线则是从脸上垂下来的胡须。这有点像是京剧中的髯口,也就是假胡须。到了后来,人们借用“而”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虚词的意义,“而”的本义就另造了一个字,在旁边加“彡”表示长长的胡须,但是读音保持不变,这个字就是“(ér)”。

“页”最初表示人的头部

“彡”读shān,在古文里面一般表示毛发以及饰画的花纹,比如说“须”字。从左图中“须”的几个古老字形看,它表示的意思就是脸上生出的毛发,也就是胡须。“彡”本来就表示毛发,那么“页”呢?左图中除去“彡”的部分,显然是一个人形,顶着一个硕大的脑袋。我们看看甲骨文中的“页”,可能会理解得更深刻:下面是一个坐着的人形,上面是一个凸显出来的大脑袋。这就是“页”的本来意义――指人的头部。而把“页”当做衡量纸张张数的量词,则是很晚才有的意思。

以“页”为偏旁的字多与人的头部有关

虽然现在的“页”成了一个量词,但它表示“人的头部”的意思依然能在很多以“页”为偏旁的汉字里找到蛛丝马迹:“顶”,指人的头顶,这是人身上的最高点,所以也用来指“最高、最上的那部分”,作为动词,“顶”也表示用头部“支撑、抵住”,“顶天立地”难道不是用头顶着天么?“颜”,现在主要指颜色,但是最开始指人的 “两眉之间”的区域,后来指“面容、脸色”,也就有了“容颜”“花颜”等词。再比如常见的表示额头的“额”,表示下巴的“颔”,表示脸的两侧的“颊”,颧骨的“颧”,表示口腔上下两部分的“颌”等等,这些都是表示头部的形声字,统统以“页”为形旁。这些足以证明“页”的最初面目――表示人的头部。

既然知道了“页”的本义,大家可以猜一下“硕”字,一开始最有可能表示人的哪个部位比较“硕大”呢?你可以从这幅图里找到答案!

上一篇:《奥运金牌鼠》连载迷鼠的古希腊文明 下一篇:我的梦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