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中自有长生药 何必天涯海角寻

时间:2022-09-13 06:54:36

蒋道长认为:生活简朴就是要清心寡欲,吃东西也要味道清淡,“现在这样那样的补药很多,其实吃多了人是消受不起的。”据熟悉他的人说,老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坚持吃素,所食用的蔬菜也全都是自己种植的。他还经常在青城后山中寻觅天然野生的食用菌。“松茸和竹荪是我最爱吃的,口感好,松茸护胃、竹荪保肝,许多野生菌还有宁神健体、提高免疫力、防辐射抗癌的功效呢!”一谈起野生菌,道长就滔滔不绝。当然,吃素并不是老人生活简朴的具体表现,但是,素食对身体的健康有益却是毋庸置疑的。更神奇的是,无论是酷暑还是隆冬,老人睡觉时都只盖一床毛巾被,据他的弟子介绍:“即使是在下雪时,他也不盖被子。”附近村里的人都说他是神仙,会功夫等等。可是老人对这些传言却只是一笑了之,他说:“会啥子功夫,我就是会吃苦,有时间就多吃点苦。”

道长的另一养生之道“气血通畅”指的就是运动,人一运动,气血自然也就畅通了。多年来,每天清晨日出,老人就会出门练习太极拳。从沙坪到山顶,几乎找不到一块平缓之处,这样的高山,让许多年轻人都望而生畏,更何况是百岁老人。然而这样的高山对道长来说,却只是“小菜一碟”,他能一口气登上山顶。一次登山时,天上突然下起了雨,老人在疾步爬坡时不慎摔了一跤,这可把旁人给吓坏了,可老人却一跃爬了起来,笑了笑对大家说:“天老爷又考验了我一次,还行,没伤筋骨。”一边说,一边又赶起路来。老人还有一根专用的钢拐杖,重有20多斤,顶头是个不锈钢的圆球,旁的不说,光是这个头就有1公斤重,平时老人上下山都用这根拐杖,他认为“好用,还可以防身。”观里的工匠中有个身强力壮的瓦匠,平时一顿能吃三大碗饭,看见道长的拐杖,觉得新奇,也想拿过来玩一下,可一提就觉得沉重的很。再看老道长,他只用两个手指就轻飘飘地拈起拐杖,左右晃动,并笑道:“重啥子,一点都不重。”

2009年8月,青城后山的太清官内一派肃静,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在这里举行,现任青城山全真龙门派25代道长的蒋信平大师端坐太清官内,准备再度招收弟子。在收徒仪式上,这个已是期颐之年的老人为近百名习武高手表演起太极八卦拳和青城剑术,只见他的太极拳出招收招,招招有力,表演的青城剑术更是将手中的宝剑挥舞得呼呼作响,完全不显老相,把众人都看呆了。

著名画家张大千与青城山也有一段“缘份”。张大千暮年(1982年前后)时,十分怀念抗战时在青城山的隐居生活,时时牵挂自己所种下的梅林,于是托人打听青城山还有没有道士,此人在青城山找到了蒋道长,道长就把自己的拂尘送给了来人,让他带回去交给张大千,表明青城山还有道士。不久,张大干让儿子拿着两幅他的画作――一幅荷花、一幅青松来大陆送给青城山的道士,后来老道长在天师洞当家时,小心翼翼地保管着这两幅画。而蒋道长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他从斗字行书到蝇头小楷都能写,在他的书斋内,放了一张大书桌,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毛笔,最大一支居然有小扫帚那么大,他的墨宝“龙”、“虎”、“静”、“忍气”等自成一格,隐隐透露出一丝仙风道骨的神采。在2009年的收徒仪式上,老人也曾表演起他悬腕练字的绝技。他说:“我将太极拳招式同中国传统书法结合了起来,只有这样,运气、走笔才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据老人的弟子介绍:“有时候师父来了兴致,半夜突然会爬起来写上一会儿字。”看来老人的高寿,不能说与他的书法修养无关。

道长每天只食两顿饭,第一顿是在中午12点,第二顿在晚上6点,有时下午也吃一点水果。他的食谱多为蔬菜、鸡蛋、米饭。菜都是素菜,油用的也是菜籽油或芝麻油。顿数虽少,但食量却较大,据说一顿能吃5个鸡蛋和30个汤圆,同时还爱吃面条、糯米饭、绿豆汤稀饭、花生浆稀饭,喝水坚持喝山泉水,即使来成都的青羊宫,也要接上一大壶山泉水背上,等泉水喝完,也就是他回山的时刻到了。也有的采访者对老人的食量表示有疑。询问了附近山民后,方再次获得证实。他每天子时(晚12点左右)开始睡觉,睡到中午或午后才起来,一般要睡12到14个小时。睡觉用的枕头也很奇特,上面如算盘一般排满了圆珠子,这是他的一个亲戚从云南带回来的,“凉悠悠很舒服,正好用来睡大觉。”道长还说:“养生,东西不能乱吃。要清心,要多动脑筋。身中自有长生药,何必天涯海角寻。”

据老人自己说,他生于1902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可细想一下,光绪三十二年应是1906年才对,如此说来,老人应当生于1906年。当然也有可能老人把“光绪三十二年”记错了。不管是1902年还是1906年,老人的高寿是无可置疑的。地震后,太清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大的道观不同,太清宫没有很多道士,无论钱和人力都匮乏。但道长却没有因为年长而退居二线,相反,他正为道观的修复而努力地工作着。

上一篇:保护心脑血管有诀窍 下一篇:消化系统科学大揭秘(五)人体的化工厂――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