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实施开放性实验的探析

时间:2022-09-13 06:03:17

医学生物学实施开放性实验的探析

摘 要 开展开放性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医学生物学应积极探索开放性实验实施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本文从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开放实验室建设、教学形式的采用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做初步的探析,以促进开放性实验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 医学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①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大多以巩固验证性的实验为主,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开放性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传统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种趋势与潮流。医学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由于传统实验教学计划内的学时数有限,加上学生实验时的主体性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实施开放性实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立足学院实际教学资源和实验条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谈谈开展医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一些想法。

1 开放性实验的内涵及意义

开放性实验有其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实验室和实验时间的开放,更是实验项目的开放,应建立由学生自己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好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和转化。开放性实验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实验指导教师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指导能力,能进一步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2 开放性实验的具体实施

2.1 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围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医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主要面向低年级医学生,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下一步学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奠定基础。实验项目一般由实验室设计制定,其来源可以是依附于课程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科研项目中的子题目,也可以是学生申报的科技创新课题、为学科竞赛服务的训练项目等。实验室将计划开出的实验项目上报教务处,学校教务网上公布可开出的实验项目及指导教师,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或兴趣选择实验项目,由教务人员进行统计后将学生名单及其选择的实验项目反馈给实验室,最后由实验指导教师召集报名的学生,确定实验的开出时间。本学科可开放《生物显微制片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器的分离》、《DNA的提取》、《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等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研究技术和常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2 开放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的开放是开放性实验实施的基础。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了闲置性浪费。开放性实验的流动性大,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要求高、运行难度大,应当组建实验室管理队伍,并制订相应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认真学习各项规定,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是专业的实验室管理者、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当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主人翁意识。开放实验室实现了实验室教学资源的优化,但也增加了仪器设备的消耗。开展开放性实验前,实验室应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各种耗材的供应是否充足,以保证开放性实验的顺利进行。

2.3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形式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 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开放性实验教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项目,包括收集资料、选择材料、调试仪器、实际操作、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等。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学生人数多,实验室面积有限;2.某些贵重精密仪器、实验材料、试剂及药品等资源数量有限,难以保证学生自由、随时使用。为此,我们可将虚拟实验教学手段应用于部分开放性实验或者开放性实验的部分操作环节中。虚拟实验是计算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一种创新。③虚拟实验能够弥补现实实验的不足,同时节约成本,降低误操作的危害与损耗。如何建立医学生物学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使其与现实实验相结合,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2.4 开放性实验的评价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高质量实验教学的保证。医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旨在加强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术的掌握,重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建立开放实验学分管理制度、实验成绩评定制度,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和奖励,从传统的知识考核改为全面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④考核的内容可以是论文、实验报告或实物模型等实验结果,对完成质量好具有独创性成果的项目,可推荐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的评比。除进行实验结果的考核之外,还应更加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核,指导教师可在学生的实验思路、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作出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并综合实验结果作出最终的评定,将实验项目验收材料交至教务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对医学教育尤为重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开放性实验对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管理等具有促进作用。学院应构建科学规范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放性实验中,让开放性实验真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医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将经过积极探索,将开放性实验与日常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建设等有机结合,不断充实实验项目,使学院教学经费有效合理地运用于开放性实验中,以达到开放性实验成本合理化与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刘云为通讯作者。

注释

① 许薇,郑倩.新教师上好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认识与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3):282-285.

② 黄丹丹,林丽,郑倩,刘华.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对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5):491-493.

③ 许树军,邹淑君.开放性实验课中虚拟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探索[J].世纪桥,2010.11:134.

④ 廖萱,王大庆,兰长骏.眼视光学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探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4):400-401.

上一篇:浅谈人体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下一篇:“电工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