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而变化的语文世界

时间:2022-09-13 05:46:35

丰富而变化的语文世界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我们接触的语文世界会更加丰富且变化多姿。在此,我和同学们聊一聊这两个单元的文体编排特征和学习要领。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简单地说,就是“吟咏事物,抒怀”。第一单元的五篇文章,咏的事物分别是海燕、马、白杨、石榴、紫藤萝,其中有动物,也有植物,抒发的情怀也各不相同:海燕隐晦地象征了时代的先知和先驱,马喻指人才,白杨树象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北方的农民,石榴寄托了作者蓬勃向上的愿望,紫藤萝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之树常青的感喟。

学习第一单元的要领是,务必理解文学的“含蓄”之美和“变化”之美。“咏物抒怀”类的文章,大多不会直抒胸臆,它们通常走的路径是“借题发挥”和“借水推舟”。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总结一下这五篇文章的“借”各有什么不同:《海燕》通篇隐喻象征,借于无形;《白杨礼赞》借物喻人,形神兼备;《石榴》托物言志,生机盎然;《马》托物明理,深入浅出;《紫藤萝瀑布》借物抒怀,催人奋进。概言之,五篇文章都有“曲径通幽”的行文旨趣。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文章都是议论文,意在阐发对真善美的追求。《纪念白求恩》聚焦白求恩的美德,分析归纳,总结呼吁;《敬业与乐业》花开两头,各表一枝,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多一些宽容》是一篇杂感式的文章,却逻辑严密,辩证全面;《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观点鲜明,逐层推进;《陋室铭》短小精悍,意蕴隽永,综合了多种论证技巧,浑然天成。这些文章,对于初涉议论文体的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典范。

虽然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也未必一定就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要素,但学习并掌握这三者,我们会多一个解读议论文的视角和抓手,说不定就是一件好事。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议论文时,要多运用“思维导图”法,即在准确定位中心论点、分论点后,找出各自的证明材料(论据),然后用示意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附以论证方法的配合。这样,抽象、深刻而辩证、变化的议论说理文章,思路就会显豁出来,结构和脉络会让你一目了然。

上一篇:摘星裁云织华章 下一篇:一头驴的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