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爱的时候 我们爱火车了

时间:2022-09-13 05:01:09

在该爱的时候 我们爱火车了

开栏语

在中国人的心底,对于火车的情节其实无法抵挡。但是,似乎少有合适的文字表述。

对于火车的描述,文字和图片,赵妮娜都持有一种独特的表达,让寻常的具有意味,让惯见的显示美感,在赵妮娜的这个专栏里,她将用散文式的文字和画面式的图片,告诉你火车真的很美、铁路最动人的新闻、那些不同型号火车的气质和个性以及有趣的铁路知识。相信在这里看有关火车的所有,会成为享受。

从英国伦敦到中国绥芬河,13000多公里;从昆明到北京,3000多公里。

2007年新年前后听到的两个感人事件存在于这样的空间距离之中,而事件挚爱的载体都是火车。

第一个事件

我的朋友,英国古城Curage的普通居民史蒂芬,在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发来Mail,告诉我他将在圣诞假期来中国,行程是从Curage坐火车到伦敦,从伦敦飞北京,从北京坐火车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坐火车到牡丹江的绥芬河口岸,13000多公里行程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看一下中国东北端铁路口岸站的换装。

国家是什么,国家就是区域性自我。两个国家之间有铁路相连,但自我让各自的铁路轨距常常不同。轨距不同火车就没有办法直接开过去,就要换装。绥芬河站,平行铺设的两条不同轨距的线路,在线路旁边有专用的起重机设备,用起重机将货物从俄罗斯的货车上换装到中国的货车上继续向前运,就是换装。这个时候,换装的货车上装着俄罗斯的化肥,春天将至,复苏的小麦在等待。史蒂芬要看的就是这个。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为了看铁路换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伟大的爱生活的精神。质朴的史蒂芬在英国一英磅一杯的可乐都是能不喝就不喝,能省则省,圣诞前后的国际机票折扣少少,这13000多公里的行程所付出的金钱代价,让我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也替他肉疼。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史蒂芬用中国朋友的手机从绥芬河发来短信:中国铁路很好,我很快乐。那一串英文翻译过来可以浓缩为这样的一句话。那一天北京大风,正走在街上的我握着手机,内心因为惊叹别人而觉得天气不再很糟。

第二个事件

这个事件的主角是:一个无形的网络――海子铁路网;近百个网民――他们散居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和北京,有着真实的姓名或者对外只是一个调侃式的虚拟网名;一台蒸汽机车――作为对我国赠送的130辆米轨车辆的回赠,缅甸赠送给中国铁道部一台19世纪的米轨蒸汽机车。

2006年的11月底,一条消息让车迷“满地找牙”兴奋不已:缅甸赠送给中国铁道部一台19世纪的米轨蒸汽机车。兴奋之余,“满地找牙”立刻向“组织”和“同志们”汇报了此事,海子铁路网上,从那时开始,人心激动,铁杆跟踪此车的网民一时有近百人。

车在哪里?车现在怎么样,这是火车迷们每天在网上的话题中心。车每到一地,就有火车迷专门打探消息公布于网上,这样的盯梢让寒冬里的这些人兴奋着、温暖着和快乐着。但是小蒸汽在四川境内忽然消失,失落一时笼罩了海子铁路网的上空。

忽然又有消息传来,在郑州发现了小蒸汽,而且知道它的下一站是石家庄。12月22日,河北的火车迷在石家庄等到了小蒸汽。当天,让许多人惦念的小蒸汽又从石家庄出发了,还是没有人知道它的准确行程,六千里路,最后的痴情跟踪再次上演。

此时的人物浓缩成为两个具体的男人,火车迷律雪松和NINI,时间是2006年的12月24日,一群人追踪小蒸汽已整整25天了。

那两天刚好是周日,苦等中的NINI行动了,他赶到了丰台西站,发现在这个中国第二大、有10个货厂的编组场以个人的力量想找到小蒸汽几乎是不可能后,NINI决定去小蒸汽进入中国铁路博物馆必经的星火站。

而在NINI赶往星火站的同时,律雪松已经到了星火站。事情可能永远就是注定这样,在律雪松到达星火站前几分钟,小蒸汽几分钟前刚从之里离开。望着空空荡荡一直向前的钢轨,男子心中一样空空荡荡。这时NINI也到了,两个心情失落的男人眼神对接的那一刻,有了相同的一个决定:沿铁道徒步向中国铁道博物馆方向追小蒸汽,以便在车入库前能见上一面。

背着10多斤的专业相机,NINI和律雪松疾走,两个多小时后到了铁道博物馆门外,而小蒸汽已经入库,博物馆的铁门已锁。

现代生活纵容着人们去爱所有想爱的东西,一些人在该爱时候爱火车了。火车是这些人和生活相爱的信物,可以不惜代价地付出,精力、情绪,还有金钱。

火车意念

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列火车在奔跑。在春节前后,站在火车站的广场,人流在距你不到10厘米的地方交织流动,这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火车仍将是我们的深刻记忆,是我们的人生载体。

而有些火车已经离我们远去,尽管它们在中国的时间远远没有明清红木家具的年龄大,但它们还是走了。我们要看到它们,只能到专门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正在变得越来越少。许多火车给我们的已是背影,它们越来越远,如同我们生活中许多留不住的人和事。

火车正在被我们遗忘,但属于火车的记忆,任何东西无法替代。没有哪一种交通工具像火车这样夹带着怀旧和忧伤的气息。对于中国人,火车是往事和人生离散的聚集之地,与火车有关的一些场景会被暗暗地保留一世。有的时候,一生也不过是一些站台、车厢、出站口场面的串接,火车暗含着别离、转折、落寞和企盼。

火车几乎是一个传送带,它无声无息地带着我们流转,实现抵达,寻找归宿。有时你会觉得它是沉默的法师,给你人生的变幻,静看你的应对,然后又带你离去。诗人米莱有这样的心情,她说,没有我不爱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

掺杂着记忆,承载着内心,火车就这样和许多人相伴而行。你讨厌它里面特殊的气味,身体对那些座椅靠背抵制,但你还是爱它,因为它在你一生时光片段的关键时刻,常常那么强硬地作为道具出现,你会无意识地、强烈地记忆它……

别人想爱的时候爱火车了,我们这些不是火车迷的人,火车是心底永不可消逝的意象。那么,一起用质朴而自然的方式记忆火车、感受火车吧,从现在开始。

链接

作者:赵妮娜

E-mail:

《车厂魅影》

《记忆火车》

三联书店2006年9月第一次出版2006年11月再版

出生之地的格调――《车厂魅影》

车厂是火车的出生之地,火车制造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百年的历史、四散于各地、极强的行业性让每一个车厂个性鲜明。

昨日的沉淀和今日的飞扬都隐身于车厂围墙之内,那里不为人知地存在着真实和自然的东方工业美。

让沉默的管道、门窗、楼梯、车间家具和植物告诉你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的个性、气质和韵味。

全新工业文本――《记忆火车》

中国人对火车的看重和所寄托的情感,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火车几乎是一个传送带,无声地带着我们流转,一生有时就是几个站台、进出站的串接。

而中国火车的每一个车型同样拥有人一样的人生,那怕是只生产了一台的,沉浸于不同车型之中――一种新的工业文本,述说火车的际遇、命运人生。

上一篇:我的车模 第1期 下一篇:中国茶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