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背景下的高校出版社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3 04:58:19

改制背景下的高校出版社发展研究

未来我国出版物的发展方向中,高技术和高文化将是未来出版物两个十分重要的支撑点,而这两个支撑点离开了高等学校这样的人才基地是无从谈起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的策源地,能产生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大学里教学科研力量强,有专门的科研队伍,注重梯队建设,他们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动向,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其研究成果是一流的、最前沿的,有的学者甚至花费十几年的心血来完成一部著述。高校出版社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更突出地体现在从高校教材建设、知识传播到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知识创新的转变。这些是保证高校出版社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高校出版社作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一部分,面对迅猛发展的高科技,具有较强的吸纳性,这不仅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出版工作的科技含量,而且扩大了他们的选题所涉及的领域,从而使他们在电子出版物和电子商务这些前沿领域中走在出版界的前列。

高校出版社的精品意识与品牌意识也因此将在更高层面上得到展现,尤其是一些名牌重点大学的出版社更会利用自己的学校名称与学科优势,以学术为本,积极组织标志性的品牌图书和骨干工程,占领学术研究的制高点。

对于以面向市场发行为主导的教辅类图书、建筑设计类图书,主要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面向零售市场发行的教辅图书、建筑设计类图书比主要以系统、直销渠道发行的教材竞争更激烈,因此,从产品分类的角度,对于这类图书必须更注重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对于教材类产品,主要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对高校教师来说,教材的内容质量是决定教师是否选择该教材的根本性因素,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既适合教师“教”又适合学生“学”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因此,对于教材类产品,应该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在图书内容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在高校教材市场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产品占有绝对优势,但并不是其他出版社就没有生存空间。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出版社无论是其选择的作者群还是其对目标市场的定位,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但由于中国上千所高校的水平和层次差距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诸如X大学出版社这样的高校出版社来说,必须实施“专、特、精”的产品差异化战略以实现对主流产品市场需求的补充。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实施特色化产品经营策略,培养出版社品牌优势资源。出版社产品的特色化经营策略主要体现在不求“大而全”,而求“专、特、精”。出版社只有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凸现出版社的品牌特色。打造专业图书品牌特色。在专业出版中,建筑设计类图书主要以景观设计类图书为品牌特色,以引进国外的版权图书为主导,按照引进、开发国际上最经典、最前沿的产品为发展原则,经过5年左右的积累,其品质优势使X大学出版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形成了出版社的品牌特色。对于学术出版,出版社应站在建设出版社“品牌工程”的高度,为学校的知名学者出版一批在学术界及出版领域内都非常有影响的精品学术专著,为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多点控制、整体优化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控制是实现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出版社的教学辅导类图书,更是如此。应提高选题的质量和成功率。选题质量的提高是销售业绩提高的前提。因此,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目前出版社存在一些选题已经进入编辑加工阶段才发现该选题不符合出版要求而需要退稿的问题。这样,不仅需要给作者支付退稿费,还要承担已经发生了的排版费、审校费等,这给出版社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对于不同的产品,编辑人员应给出合理的整体设计与印数确认。对图书开本、纸张、印数等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每一本书的固定成本,而根据市场的容量确认合适的印数直接决定了该图书的退货率和利润率。编辑在确认印数之前,必须认真与出版部、发行中心沟通,并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以确保产品设计与图书印量的合理性。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需要既懂得编辑业务又熟悉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力资源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要经常性地组织业务知识培训以及专题知识讲座,以促进相关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现在,每年的10月份举行一次“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每年中央及各地方新闻出版局也会不定期组织中国编辑学会的有关专家到各地进行相关业务知识讲座,这些都为业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出版社应该鼓励编辑、发行人员积极参加这些考试和讲座。有重点、分层次地逐步引进各类专业人才。

总而言之,出版集团与高校专业出版社的协调发展,在当前背景之下,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存在着很多的挑战。可是,挑战的背后就是无穷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就要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的启示。我们所要求的是两者能够大力合作,避免垄断化和单一化,赢得共同发展,把各自的特色进行有效的融合,甚至可以进行产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与此同时,要让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方式健康而有效,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有力扶助显得尤为必要的。只有实现这样的可喜局面,才能使思想和科技的影响更加深远,开创高校出版社的良好发展局面。

上一篇: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