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13 04:50:15

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49例患者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遵医行为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全过程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42-02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慢性血糖水平增高是其主要特征。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也呈不断发展的趋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该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就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而言,主要包括服用降糖药物、饮食上加以控制、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运动疗法以及进行自我监测等5项内容[2]。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遵医行为好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也较好,还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为探讨全过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该研究对在该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全过程护理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为:确诊为糖尿病;阅读及认知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患者自愿参加。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过程护理模式。

1.2.1 入院护理 患者进入病区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安置好床位,将病区的具体情况、住院须知、作息时间等一一向患者进行介绍。初步评估完患者的生命体征之后,再向患者送达告知书,同时工作态度要好,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明白主管医生和护士会及时解决他们在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1.2.2 住院期间护理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要将护理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工作要尽可能人性化,周到、细致的为患者服务。首先,要做到流程人性化。对护理工作的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确保主要环节的护理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水平。重点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区的具体情况,然后从患者的具体病情出发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动态调整基础基础护理时间。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治疗和护理最好在患者睡前完成。其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病房要舒适、方便、温馨,必须的生活用品要齐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结合糖尿病的特点,同时还可设立健康教育专栏,涵盖防治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疗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饮食、睡眠等情况改变后血糖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并对血糖进行定时监测,为及时调整用药提供参考。最后,要做到以人为本,给予患者以关爱。护士应经常性的和患者进行交流,关注和了解患者的情绪及病情变化,称呼患者时要符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等。通过解释和介绍,让患者了解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其注意事项,做好隐私保护工作,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来自于护士的关怀和尊重。

1.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护士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患者可以及早的适应出院之后的生活,在完成角色转换的同时还要培养健康的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饮食指导:对摄入食物的总热量进行必要的控制;饮食要均衡,营养搭配要合理;适当的摄入脂肪,应选择优质蛋白;控制食盐的摄人量。②肥胖者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减轻自己的体重。运动时应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的强度和种类,并控制好运动的时间。③指导合理用药。应先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嘱咐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就诊。做好以上这些工作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密切观察降糖药物的实际疗效,如有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报告,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④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往往较大,生活方式也不健康,精神比较压抑,抱怨、不满等负面情绪较多。护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疏导,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

1.2.4 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应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过程中以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睡眠、饮食以及用药等情况为重点,看是否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3 评价方法

按以下标准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进行评估。血糖:凡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时为有效;反之则无效。遵医行为:服药时遵医嘱;饮食控制及运动情况良好;每天的睡眠时间能保证7 h以上;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能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比较情况,见表1。经过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是获得高质量治疗的关键环节[4]。有研究表明,在该病的控制和管理中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5]。由于患者在认知水平以及自身各项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个体的实际需要,因此对其进行全过程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关键的。由表1可知,实施全过程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任启芳,施冠华,徐亚梅,等.糖尿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317-318.

[2] 杨阳.糖尿病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J].医学前沿,2012(9):151-152.

[3] 王绍芝,宋诚菊,张玲.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全程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0,23(5):830-831.

[4] 张万杰,丛媛.糖尿病门诊全程护理制度运行初探[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0):995-996.

[5] 钟建英,李莉,郭琴,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9):1801-1802.

[6] 陈振英,刘秀艳.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探讨[J].健康必读杂志,2013,6(6):173.

(收稿日期:2013-12-06)

上一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