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时间:2022-09-13 04:00:25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和数量关系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它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小学应用题教学得到顺利开展呢?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应用题变得形象具体、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曾做过如下尝试。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想而知,如果学生经常遭受老师的责备、批评或看到教师冷酷无情的表情,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该教师产生厌恶、对抗的不良心理,此时学生就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毫无兴趣。相反,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教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亲切、关心、热情,并且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敬重之情,进而喜欢该教师所上的课。笔者曾作过一次调查,调查中有一项是:你对原来的数学老师有什么看法?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对原来的教师充满尊敬和爱戴之情,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对原来的教师有厌恶、抱怨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例如,对学困生少一点“威严”,多一点“和蔼”,运用激发鼓励的目光和语言激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向喜欢“学习数学”转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熟练掌握题内信息

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题中的信息以及能否充分理解题意。学生要想更好地理解应用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只有认真读题学生才能熟练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达到充分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得知学习应用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例如,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我对学生说:“农场里,张爷爷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菜地,他想请同学们帮助他计算一下这块地的面积,同学们愿意帮张爷爷这个忙吗?”同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这块菜地。这样的情景,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生活中,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节课使学生真正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师要善于画线段图演示,使抽象的应用题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有A、B两袋面粉,A袋面粉重50千克,如果从A袋面粉中倒出5千克到B袋,则两袋面粉一样重,求B袋面粉原来有多少千克?很多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50-5=45(千克),他们认为从A袋面粉中倒出5千克到B袋,就是A袋比B袋多5千克。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了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50-5×2=40(千克)。通过该题的教学,学生不仅仅学会了这一道题,更大程度上是学会了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可见,线段图是我们解决应用题的得力助手。

四、精心分析数量关系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加深,所面临的应用题也日益复杂起来。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每个应用题都是由事物的情节和数量关系两部分组成的。所有类型的题目都由已知条件和问题构成。学生解答应用题是在充分理解题意和熟练掌握数量关系的前提下,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因此,学生要想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就必须牢固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行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等等。

五、精心设计练习

1.一题多解,发散思维。例如,某筑路队计划用24天修完一条长480千米的公路,实际前8天就修了全长的30%。照这样计算,这个筑路队能否按时修完这条公路呢?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教学此类应用题时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拓宽思维的目的。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既使学生获得了最佳的解决方法,又激发出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检验不仅能够查出解题过程中的疏忽之处,而且能够使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这环节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保证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教学,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只注重培养检验的习惯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检验方法。避免出现有错误查不出的现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检验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只要求学生从审题到解答逐一检查。中、高年级要依据题目的结构特点,交给学生检验方法。例如,还原式检验法,也就是把最后的结果代入题目之中,去求已知条件。这种方法不仅能检验正误,而且能使学生改编应用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虽然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教师引导的到位,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就会很快走出这一困境。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熟练掌握了解决应用题的方法,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应用题转变成简单具体题目去解决问题是我们数学教师的奋斗目标。

(责编 闫祥)

上一篇:数学课复习环节的作用及其应用 下一篇:浅析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及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