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09-13 03:12:59

优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 要:练习是当前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优化课堂练习效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练习,耐心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优化课堂 培养能力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45-01

1 新授课后单项练

记忆和遗忘是心理现象中的一对矛盾,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的记忆最初阶段伴随着产生的遗忘现象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当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为了加强记忆,避免遗忘。需要就本章节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单向练习。

第一层次,突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化为整数,并设计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在学生掌握小数点以为转化之后,通过求商计算,对小数点处理的几种情况就更明确了,(1)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等于或多于除数的小数位数。(2)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3)被除数是整数的。设计几个层次的练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的训练量比较大,接触的面比较广,堪称省时,高效,有利于新知识技能的形成。

经过实践证明,单向练习对于学生提高记忆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同时在对所学知识理解有偏差时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达到强化巩固,加深理解的作用。

2 揭示本质变式练

变式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方式变换事物呈现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

小学数学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在练习设计时,不应局限于书本,还要设计一些用眼观察,动手操作的等内容的习题,让学生把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应用变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概念与原理。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如果只重视标准图形,学生会误认为只有直角的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在图形下方的三角形才是直角三角形。这种标准的直角三角形直观图形就会成为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障碍,所以在练习中就应该出示各种位置不同的变式图形,学生通过应用概念观察后,可得出,无论放置的位置怎样,这些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从而加深对直角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基本题:一块三角形的铁板,底是3.2 m,高是1.2 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变式题,一块三角形的铁板面积是1.92 m2,它的底是3.2 m,求这块铁板的高是多少米?

上面两道题,同样的 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打破解题的固定程序,避免见到什么词就一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惰性定势思维。

3 重点内容集中练

集中练习就是相对集中的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有些知识既是昨天所学内容的重现,又是今天要学内容的基础,对于这种关键部分知识必须让学生确实掌握扎实,然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达到正确熟练运用知识,就应在短时间内反复刺激大脑神经,形成有效信号储存起来。例如,质数与合数的教学,关键是使学生要学会根据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

(1)只有一个约数,因而规定它既不是 ( ),也不是( )。

如果一个数他的约数只有两个是 ( )和( ),叫( )。

除了( )和( )以外,还有别的约数的叫( )。它至少有( )个约数。

按照每个数的约数个数填空练习,来准确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例:8的约数有( ),它叫( )数。

12的约数有( ),它叫( )数

17的约数有( ),它叫( )数。

2的约数有( ),它叫( )数。

讨论9是合数吗?19是质数吗?为什么?接下来再安排其他形式的练习,如查表法,等到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安排课本上的习题进行练习从而达到技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有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大有益处。

4 沟通知识综合练

综合练习是把几个知识技能放在一起进行练习的过程,它有利于沟通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是综合练习的又一种形式,是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而具有多种求解的方法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5 易混的概念对比练

在小学数学练习中,对比练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只在于智力活动的环节简单与复杂。如,(1)同学们做花,小芳做了五朵,小红做了7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2)同学们做花,小芳做了5朵,小红比小芳多做了2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解答这两个题第一个智力活动环节是相同的,即要求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必须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小芳做的朵数,但2题要求们两人共做多少朵,必须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认识新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过程,从而强化新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二是把解决问题的智力环节中既有的共同环节,又有相反环节的两个题目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建立起来的智力活动的各环节的联系更加巩固,防止泛化现象。三是把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方式完全相反的两个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防止思维定势,从而使新建立起来的知识联系更加牢固,对比练习一般来说安排在模拟练习之后进行比较合适。

6 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说明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的形式来体现,练习既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因而,优化课堂练习,精心设计练习题,耐心指导练习,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内化程度,形成自己的认识结构,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提高数学素质之目的。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是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践证明,精心设计优选练习题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上一篇:从“艺术家困境”解析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衰败 下一篇:浅析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