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临证述要

时间:2022-09-13 02:47:35

【摘 要】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引起眩晕的疾病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内耳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神经衰弱等,因此,临床治疗眩晕,要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眩晕;临证述要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类以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病症,轻则闭目可止,重则如坐舟车、站立不稳,甚至突然昏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常见引起眩晕的疾病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内耳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神经衰弱等,笔者认为临床治疗眩晕,要先诊断清疾病,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施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高血压眩晕

高血压眩晕在临床较为常见,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等,最常见的证型是肝阳上亢,上扰清空。伴有耳鸣,口苦易怒,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沉弦等证。治宜平肝潜阳,清肝熄风。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天麻、钩藤有解痉扩张血管作用,当归能明显增强血流动力,具有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减轻血管玻璃样变性。[1]

2 脑动脉硬化眩晕

由于脑血管的慢性与增生性改变,使脑动脉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影响脑血流,从而使脑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老体虚,肾精亏虚,髓海无以充养,阴液不足,血脉空虚;宗气不足,血脉无以行,遂致血液凝聚,脉络不充、不畅,脑髓失养,而发为眩晕。辨证要点多有眩晕日久不愈,健忘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脉弱尺甚等症状。本病的病位在脑络,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关键。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标实为瘀阻脑络。故治宜益肾填精、补气活血。可选左归丸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黄芪补气以行血,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补血活血;地龙、葛根活血通络;熟地、山茱萸、龟板、鹿角胶、枸杞、黄精、杜仲、首乌补肾益精,软化血管。若肝阳上亢加平肝、镇肝之品,如天麻、钩藤、白蒺藜、石决明、生龙牡,则效果甚佳。

3 内耳性眩晕

是由于内耳迷路积水引起的以自身和周围景物旋转性平衡感觉失常为主的疾病。此眩晕多反复发作,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重则如坐舟车,视物旋转,舌苔白腻,脉濡滑。多为情绪波动所诱发。治宜祛湿化痰、清胆定眩。用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茯苓、陈皮、枳壳、竹茹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白芍平肝熄风定眩;炒山药、陈皮健脾和胃化痰。诸药合用可起到脱水消肿、改善微循环、改善内耳迷路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液排泄、消除迷路积水的作用。

4 颈源性眩晕

又称“眩晕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多由于颈椎及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发生功能性及器质性变化,刺激椎动脉和其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导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颈性眩晕实证多由风、寒、痰、湿、瘀等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而素体亏虚,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临床大多分为精髓不足型、肝肾阴虚型、痰湿中阻型、气虚血滞型及寒凝督脉型。[2]然本病为椎―基底动脉受压或痉挛致血行不畅,大脑供血不足,故血虚的同时必伴有血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全血粘度增高是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川芎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使血黏稠度下降,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的供血状况。因此用桃红四物汤加黄芪、葛根、丹参、鸡血藤、威灵仙、伸筋草等补气、活血通络,达到治疗效果。痰湿重加天麻、法半夏、白芥子、路路通等。

5 讨论

我国传统医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颇多,各有偏重。《素问.至真要打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的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之“上气不足”、《灵枢.海论》之“髓海不足”而引起眩晕者均为因虚致眩。《丹溪心法.心眩》指出:“无痰不作眩。”总之,临床上本虚标实为多,纯虚纯实者为少。正如明.张景岳云:“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据《中医内科学》所述,眩晕病因有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瘀血内阻。病因虽有多种,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风、火、痰、瘀是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扰乱清空导致眩晕。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3]临证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症加减,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曲竹秋教授辨治眩晕经验[J].四川中医,2009,27(6):8―9

[2] 黄友卫.颈性眩晕的认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92―793

[3]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12―317

上一篇: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下一篇:腰椎骨折术后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