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服装专业ESP英语教学探究

时间:2022-09-13 01:52:09

攀枝花学院服装专业ESP英语教学探究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攀枝花学院服装专业英语课程地位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 ESP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与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服装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攀枝花学院;服装专业;英语教学; ESP;改革建议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教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专门用途英语是与公共英语(General English)相对应的大学英语教学,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服装专业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个重要教学内容。服装专业英语是本校服装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 虽然理论上同基础英语一样重要, 但在实际教学中该课程未能很好地发挥实际作用, 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因此本校的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院系对服装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课时不足上。以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在校所上的英语课程总学时达到了695个学时,其中大学英语为270个学时,专业英语为425个学时,远远多于服装专业开出的64个学时。他们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每个学期都要上英语课,而本校的英语课都被集中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大学英语的课时还一再被缩减,学生要想在这么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必备的英语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2、师资力量偏弱

目前只有少数几名服装专业的教师在教授服装专业英语课程。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功底过硬,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但是英语基础尤其是口语表达较弱且缺乏教授语言学科的经验和技能。与此同时,这几位老师还承担了服装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量相对较大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倍感精力不足。此外,由于服装专业课涉及的上课人数少导致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专门的学术团队进行教研、教改,使得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3、教学内容陈旧

服装专业英语涉及面很广,涵盖服装设计、结构、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内容。但是由于课时少、课程紧,服装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一般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罗列,针对性不强,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连最基本的英文订单都看不懂。

4、教学模式落后

在服装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评讲作业”这种费时且低效的教学模式。讲授新课的环节又以单纯的课文翻译;词汇、语法讲解为主,严重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针对性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于ESP理论的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开展跨专业合作,打造高效的ESP教师队伍

目前,要提高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在于打造一支高效的ESP教师队伍。ESP教学的本质是英语语言本身而不是其他专业,因此在建设ESP师资队伍时应考虑将一部分英语语言教师培养成合格的ESP教师,让他们跟专业教师一道投入专业英语教学才是明智之举。实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之后会有大量富余的英语教师资源,这无疑会壮大ESP教师队伍。外国语学院可根据教师的个人志向选派合适人选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然后以联合备课、授课的形式充分展开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承担ESP英语教学任务,相互取长补短,全面分享教学职责,才能将课堂效果最大化。

2、整合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优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 院系只有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教学时效。学院从今年开始实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取消全校学生第四学期的GE课程,将第三学期的GE课程改为具有针对性的素质拓展课,这样就给各个专业的ESP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顺势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大胆改革。

首先要强调学生的英语基础,把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大学英语上,将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由英语教师负责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可将专业词汇和相关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材料来掌握英语技能实为一举两得之举。

其次可以通过合并同类课程,开设选修课的办法来达到增加学时、提高时效的目的。如艺术学院可取消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服装贸易方面的专业课,让学生跟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诸如外贸单证、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贸易与实务、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口译、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视听、电子商务、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系列课程。因为外国语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时间较长,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师资力量更强、教学水平更高。

3、以“就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改变教学内容与模式

服装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行业需求就业,因此服装专业的英语教学从内容和模式上都必须紧密围绕课程服务对象进行合理设计, 紧贴服装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很多院校的教师在论文中都主张开发服装专业英语校本教材,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行和不必要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会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用近年来出版的优秀教材。以符合“就业”和“行业需求”的原则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补充及整合,使教学内容能够涵盖服装史、服装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服装裁剪样式、服装生产线与工艺、服装质量与检测、服装表演、服装营销与生活、服装贸易、求职与面试等方方面面。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将国际热门的时尚杂志、时装会、服装设计和模特选秀等真人秀节目引入课堂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的目的。任课教师应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服装专业英语资料库和试题库,并利用蓝鸽自主学习平成资料上传、维护的工作,督促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模式上应以情景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静态学习”转为“动态学习”,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精心制作PPT,用图片直观地展示专业术语和服装进出口贸易中的单据;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服装贸易谈判的技巧;用对话和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随着中国服装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整个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要想培养出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ESP教学,因为只有将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就业与行业的需求。服装专业近几年的招生和就业情况都比较好,为了继续保持该专业优良的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提高专业学科的教学水平,加快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 赵静秒.“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J].纺织教育,2010(6).

[2] 粱娟.基于ESP的高职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高职教育,2011(4).

[3] 罗宝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职校服装专业英语教学[J].广西教育,2011(5).

上一篇:咸阳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途径探析 下一篇:浚县泥咕咕与淮阳泥泥狗的人文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