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13 01:43:06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习能力

摘 要:为秉持“实现科学发展,教师快速成长,学生人人成才”的办学目标,我校进行了两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能力;方案

一、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新课程要求:在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曾对不同的课堂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20天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讲授方式,学生只能记住10%,而教别人却能记住90%,由此可见,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载体及具体实施方案

1.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悠鹄矗而最具操作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见下表)

这种变革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学生是有准备学习的。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不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可以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推进教学活动。第二,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学生在预习中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在课堂上再讲,空出来时间可以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高效。第三,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为保证课堂教学结构调整的有效实施,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促进方式。

(1)预习质量的保证。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是实施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为此在编写导学案时,对预习什么、如何预习以及预习效果的检测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2)课堂研讨活动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我们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为研讨互助提供方便;教室后面的9块白板,为学生的动笔展示提供了保障,也为教师实施针对性点拨提供了依据。

(3)教学任务完成的保证。一是学生的预习要充分,二是课堂教学要抓重点推进,三是当堂训练要精选,四是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

(4)知识系统性的保证。在导学案的最后部分,设有本堂课知识网的构建,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很好地提供了学法指导。

(5)课堂教学调控的保证。一是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三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到充分预设,四是课堂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及问题的发现比较及时而准确,五是及时总结与推进。

2.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如何让学生先学,学生学什么,如何进行学习,学到何种程度,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在课堂上点拨什么,导学案可以解决发挥这些问题。

(1)首先由主管教学领导教研组长进行培训,就导学案的格式、编制原则、要处理好几种关系等方面达成共识。然后教研组长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完善,再对本组的教师进行培训。

(2)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他人的经验,并邀请教育学院的教研员来我校进行指导,针对教研员提出的建议,及时与教研组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其次,领导长期深入课堂,在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挖掘并确定优秀典型,然后推出典型进行引路。最后,我们采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表彰,推动了导学案的不断完善。

三、收获感悟

经过两年来不懈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新教学模式为他们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提高了参与度,激活了求知欲,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加强。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新教学模式由单人编写“教案”变为集体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工作重心由“教”变“导”,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再满堂灌,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考核由个人考核变为学科组捆绑考核,教师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但我们深知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我们坚信,全体海湾高中教师会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己任,为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迟学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文化思考与行动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2]龙宝新.走向核心知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3).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