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大王过去时

时间:2022-09-13 12:27:14

曾几何时,沿深圳滨河大道东行,行至华强南路附近时,远远便能看见北侧建筑物上红黄相间的硕大醒目标识――都都文具。作为国内文具销售业界佼佼者之一的深圳都都文具,其创始人邱文钦,早已成为业内的传奇。不过,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都都”连同其掌舵人邱文钦一并销声匿迹;曾经的“文具大王”,而今却已分崩离析、人去楼空。在“都都”神话破灭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告别神话年代

1992年,从广东陆丰县碣石镇到深圳谋生的邱文钦正苦苦支撑着一家印名片的小店。看中了文具市场的商机,他拿出了全部家当7000元钱,做起了文具生意。随着资金积累逐渐增多,进货渠道不断拓宽,邱文钦取得了韩国、日本等多家国外文化用品公司的权,同时积累了多家深圳大企业作为稳定的客户,业务量飞速上升。1995年,他注册成立了“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文具行业的知名品牌。

在那个辉煌的年代里,都都文具在总部深圳拥有48家连锁分店、一座2000余平米的大型配送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也拥有分公司,在全国的加盟店已超过60家,总资产过亿元。邱文钦的创业传奇,曾经令无数初到深圳的年轻人热血沸腾。

然而无论过去如何辉煌,眼前的现实却是“都都”不见了。

2009年,当记者来到位于福田区华富路和振中路交界处的都都文具公司时,公司门店前的大街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但是都都文具却大门紧闭,人去楼空。在邱文钦曾经引以为豪的都都文具配送中心,那些往来穿梭的涂有醒目统一标识的文具送货车,如今都和邱文钦这个曾经的文具大王一起不知所踪。

事实上,都都文具的“蒸发”似乎早有预兆。据都都文具礼品供货商吴老板介绍,都都文具的厂址曾几度搬迁,而记者查询相关工商信息后发现,都都文具的法人代表已于2007年底由邱文钦变更为邱梅。有内业人士称,从都都文具更换法人代表开始,邱文钦就到处躲债,并且手机号码一换再换,到后来就联系不到人了。记者联系了都都文具在深圳福田和罗湖两区的11家分店,有店面电话停机,正常经营的店面有的说已经或正准备改名,有的则称只用“都都”的招牌,但与都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再给它交加盟费。这些门店都表示,早已和“都都”失去联系,并且也不从它那里进货。

资金链迷途

种种迹象表明,都都文具的倒闭并非偶然。“都都文具早该倒闭了,老板都不知道欠了多少人的钱了。”都都文具的白板产品供应商黄女士直言,在这之前,她曾与都都文具做了十几年生意,然而这种“老交情”在2006年底就断了,因为“都都文具2006年就欠了我们7万元钱”。据黄女士介绍,从2006年开始,他们就向都都文具追债,甚至专门找人跟踪了邱文钦一段时间。她咨询过律师,但律师告诉她 “赢了官司恐怕也难拿到钱”。

就在2008年6月,都都文具也曾与其最大的供货商安兴纸业对簿公堂。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在2008年9月作出都都文具向安兴纸业支付50余万元货款的判决,然而,都都文具只是用直营店的货物抵了20多万元的债,剩余30多万元仍然无法支付。

事实上,早在2007年11月,就有不少供货商因为都都拖欠货款问题找上门闹。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商说,都都那时就已经基本靠拖欠供货商的货款维持经营,而另一方面,都都自身也被客户拖欠债务,公司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获悉内情的供货商们纷纷撒手,索要货款并终止和都都的合作。

资金链的断裂无疑是都都文具倒闭最直观的原因。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都都文具倒闭从根本上讲,还是源自于其自身经营上的失误。

“都都文具的东西卖得太贵了。”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一位做了十几年文具生意的晏老板这样说。都都文具的产品价格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都都文具这几年扩张太快,店铺费、员工工资等成本明显增加,这些费用自然就转嫁到产品上”。

除了定价过高,管理混乱也是都都文具存在的另一大问题。据业内人士反映:诸多“都都”业务员利用公司资源“跑私单”屡见不鲜,到企业困难时期这一情形甚至更为显著。

邱文钦曾经引以为豪的是“都都”在国内业界开创的两项“第一”:全国首家开展特许加盟的文具企业;全国首家获得ISO9001认证的文具连锁零售企业。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特许加盟在其扩张之初增加了“都都”的市场覆盖率,可到后来却拖垮了其原本不够强韧的供应链。一位曾经的“都都”加盟店张姓店长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在2006年就脱离“都都”是因为公司对直营店和加盟店采取双重标准。譬如供货,某些文具加盟店要货100件,往往接到手里来的只有10~20件。“都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货源紧俏,要先保证直营店的供货。同时,加盟店还要交加盟费等各种费用,把原本微薄的利润压得更薄。

市场的竞争也使得“都都”的危机进一步加剧。都都文具鼎盛时期主要向华为、康佳等本地一些大型公司供货,然而随着包括外资文具商史太博等强劲竞争对手的不断介入,以深圳本土大型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都都”市场份额逐渐缩小,销量利润大跌,资金周转一度紧张。为了挽回颓势,邱文钦随后开始向乐器、服装鞋帽、电子、通信数码产品等经营领域扩张,但正是这些扩张,造成了资金链的最终断裂。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09年1月11日,深圳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了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某文具批发配送中心的姚老板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因为他今年的生意很不好。

据姚老板介绍,文具批发主要靠走量赚钱,利润极其微薄,一本记账本、一支笔一般就赚几分钱。

“卖不起价啊!原来拿货价格都不问,直接说拿多少货,现在开始讨价还价了。”姚老板说,以前批发一箱蓝光A4纸能赚8元,现在只有5元左右的利润。“总体来看,每件商品平均利润大约减少四分之一,总体销售量减少近一半。”

如果没有2008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也许都都文具的神话还可以再延长一段时间。金融海啸带来的震动,使各公司越来越注意节约办公成本,这对文具行业造成了直接冲击,成为压倒都都文具的最后一根稻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认为,都都文具倒闭肯定有其自身内部管理的问题,但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具市场发展太快了,早几年就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肖鹞飞认为,金融危机发生前,可能有的文具商还勉强能生存,而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出口贸易型文具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因为很多企业倒闭,办公用品需求又减少了,这样使原本已经非常饱和的文具市场不断被挤压。本来利润微薄的文具行业,经销商的利润一削再削,这样,肯定有企业因为没有利润而被淘汰。

“都都文具的倒闭也许是一个信号,或许这样的倒闭在2009年上半年会有连锁反应。”肖鹞飞认为。

“冬天”里的文具商

都都文具的倒闭是否意味着文化用品行业进入到一个艰难的时期?众多的文化用品经销商们,又怎样打赢这样“过冬”之战?

事实上,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都都文具的失败已经让一些文具经销商如梦初醒,他们开始清醒地认识行业的现状,并寻找自己的突围之路。

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正被越来越多的文具经销商们所重视。在义乌做了多年文具批发生意的张荫,从前以经营大众化的文具、办公用品为主,从2008年底,她开始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选择一些与众不同的产品。新型环保材料笔、换囊笔、可注墨棉芯水性笔、MP3工具笔……很多产品在当地是独有的,为她打开了一片专属的市场。

而另一部分文具经销商们,则从服务的角度入手,从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变。“比如企业需要进行客户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我们就帮其提供方案,随之向其销售方案中需要用到的相关产品。”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某文具批发配送中心的老板黄鑫告诉记者。由于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越来越注重成本的控制,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成为企业选择文具供应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端化市场也开始被一些文具经营者所关注。在广州动漫星城广场地下商场,有一家名叫“7321”的进口高档文具专卖店,据店主任显大介绍,“7321”店内销售的产品均由国外一线设计师设计,并在国外生产,价格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消费群体定位为20~35岁之间、追求时尚潮流的白领阶层及青年学生。由于抓住了白领阶层及青年学生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心理,“目前,‘7321’每月的客流量约有200人次,平均每人次消费额在100~200元之间” 。

业内人士表示,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一些功能化、概念化的产品更受顾客青睐,文具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附加值”。如带有娱乐功能的办公文具,带有益智元素的学生文具,还有一些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产品等,在具有本身的功能之外,还因其所被赋予的文化元素,开发出了相应的周边市场。

上一篇:自作聪明等8则 下一篇:中国农民式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