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运文化”建设为先导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时间:2022-09-13 11:24:39

以“航运文化”建设为先导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在历史传承之下,航运服务俨然成为虹口区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虹口区工商联在服务航运金融企业上动作频频。2006年,随着虹口区工商联航运商会(以下简称“区航运商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区工商联服务国际航运中心、推进航运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有了新的平台。商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服务模式,不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同时在打造、宣传“航运虹口”,促进虹口航运企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不断提升北外滩航运服务能级的决心。

传播“航运文化” 扩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

目前,虹口区工商联航运商会会员企业共102家,主要分布于国际货运、船务及船务、航空航海及陆运、报关报检、仓储、航运电子商务、快递、航运法律服务等航运服务领域。商会会长陈峥表示,从商会创立以来,除了在“利润之上”的纳税、就业等社会责任上尽己所能,一直积极探索传播“航运文化”的新途径,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为目标。

对此,商会每年设有一个“常规动作”――下海庙航运企业祈福活动。陈峥说:“下海庙作为见证上海滩百年航运兴衰的名刹,一直默默护佑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化的旅程中扬帆远航。祈福活动则是沿袭传统,通过组织游览、拜庙等形式,为中国航运企业和航运事业的明天祝福。”据悉,每年的祈福活动都定于7月11日,这是郑和下西洋的纪念日,也是中国航海日。自2012年起,商会连续三年组织区内50余家会员单位在下海庙举办航运物流企业祈福活动,在圣缘法师的带领下,参会的航运企业主共同为航运企业祈福、为航运事业的发展祈福。每次祈福仪式后,都与圣缘法师共进素斋,交流航运祈福文化。此项活动的坚持举办,得到了众多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反响。

祈福活动常办常新的效果,让商会开始积极谋划特色鲜明的“特选动作”。2013年6月25日,是中国国际海员日。当天,区航运商会根据2010年1月26日首届中国航运文化节的积极引进和成功筹办的经验,再次成功协助组织并部分承办了“第四届中国航运文化节”系列活动。交通部、商务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的领导和全国100多家著名航运企业单位出席了活动。陈峥表示,此次活动商会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联系动员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确保活动在虹口区成功举办,更为宣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虹口”、增强航运集聚作出一定的贡献。此外,2013年底,区航运商会还协办了一场“航运文化祈福论坛”,邀请了数位航运专家以及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一同探讨与分享航运文化的精髓。

积极开展科研业务 参与部分国家标准起草与制定

2011年6月15日,由区航运商会主动提出,并组织了29家会员企业,与上海市国际货运行业协会、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共同进行的《无船承运业务标准提单研究》课题研究得以结题。以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系主任王学锋教授为组长、上海市商务委、中国海运集团、上海市质监局标准化处和上海海事法院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区航运商会所倡导的此项课题研究工作予以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对国际航运物流企业规范提单样本而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航运业务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价值,对减少法律诉讼纠纷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推进我国航运物流业务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区航运商会推荐了上海新景程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宝霖危险品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金鹏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上海美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上海宏源国际运输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参与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导的国际货运系列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三年中我们共参与起草了6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作为商会会长单位,陈峥所带领的上海新景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身躬表率,在《国际货运海运提单》、《国际货运多式联运提单》这两项行业标准中作为第一起草人,严格、严谨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值得骄傲的是,这1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局予以了公布和执行。

区航运商会在行业和国家标准的业务科研工作为规范全国行业的业务流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标志着基层行业商会在行业标准制定中有了新的突破。

服务企业实际需求 降低航运物流企业税负

2013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营改增”的37号文,当年8月予以执行。此项政策会造成航运物流企业重大的税负增加,特别是对于区航运商会绝大部分的中小民营航运航运物流企业的会员。针对这一问题,区航运商会积极采取行动,主动组织了20余家会员企业,联系了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办公室和分管区领导与会员进行座谈,呼吁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向上海市和国家税务机构反映中小航运企业的呼声,对于国家政策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经过多方的努力,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终于在2014年7月出台了42号文,对航运物流企业涉及国际业务的税负,执行零税率。“我们当时意识到,虽然国家对航运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得以调整,但如何落地执行仍是个问题。”陈峥说道。

于是,2014年7月29日,区航运商会在区工商联的支持下,组织了10余家区内企业到虹口区税务局,专门就如何落实42号文提出了详尽的意见和建议。区税务局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后上报到上海市税务局,其中80%的意见和建议被上海市税务局采纳。上海市税务局以《上海市国际货物运输服务增值税免税管理问题解答》的方式上传至上海市税务局的官网上,率先在全国了权威的42号文政策实施细则。之后其他各省市官方税务局所做出的实施细则基本上都参照了这个主要采纳虹口区航运商会所提意见和建议的上海市税务局的样本。

参与商务调解协会工作 减少会员企业法律纠纷

近年来,区航运商会积极响应区工商联所成立的商会商务调解协会,努力在会员企业之间开展业务纠纷的调解工作。

据陈峥介绍,区航运商会一直倡导,如有会员企业之间有纠纷要到商会来调解,会员企业与非会员企业有纠纷调解不了走司法诉讼途径的,一审官司由企业自聘律师辩护。如果败诉,商会认为一审法院判决有缺陷的,商会愿出面为二审提供辩护。曾有过一个案例:某会员单位受到某企业,称由于被告未及时提货,造成集装箱在港区滞留达1年之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集装箱超期使用费29万元。一审法院判定被告败诉,被告到区航运商会反映了情况后,商会认为法院判决不尽合理,于是主动出庭二审法院,以原告企业公布的公开运价为基础,抗辩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集装箱超期使用费29万元太高,要求以15万元的补偿予以调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最后采纳了区航运商会的意见,在做了原告的工作后,最后使原被告在法庭辩论后达成调解协议。此项诉讼后,上海海事法院专门派人到区航运商会,表示今后遇到类似诉讼将充分听取区航运商会的专业意见。

陈峥表示,过去九年商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都是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在全体会员企业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今后,商会的路很长,要办好商会就要使服务工作在层次上有所提升,并加强对会员企业的调查研究,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强化他们的法制思维,为航运事业向前推进而努力。

上一篇:师其长技以自强 下一篇:经济增速下降与牛市的三种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