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9-13 11:18:12

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1017例男性体检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5组(MSO,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So~4组间UA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A与年龄、BMI、TG、TC、Cr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关键词]

高尿酸;代谢综合征;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7-0003-03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代谢异常等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疾病并存,而代谢综合征(MS)正是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集聚。本文旨在探讨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6月男性体检人员1017例,年龄7~85岁,平均(45.69±14.39)岁。人选标准:无心、肺、肝、肾功能受损表现,未使用影响血尿酸的药物。

1.2 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标准: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 μmol/L(70 mg/L);MS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MS的建议定义:(1)中心性肥胖,BMII>25kg/m2;(2)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有高血压正服降血压药;(3)血甘油三酯≥1.7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方法 所有受检者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静坐5 min后测右上臂SBP及DBP,测量2次取血压的平均值。禁食12 h后抽空腹静脉血,采用贝克曼自动生化仪(LX20)检测UA、TG、HDL-C、TC、FPG、BUN、Cr。按UA水平将受检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组)及血尿酸正常组(NUA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和生化特征。按具有上述MS成分的数目将受检者分为:MSO组,无MS成分;MSI组,含1种MS成分;MS2组,含2种MS成分;MS3组,含3种MS成分;MS4组,含4种MS成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对数转换后再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尿酸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HUA组与NUA组MS主要成分患病率比较见表1。

2.2 MSO、MS1、MS2、MS3及MS4组间(n分别为327,348,213,113,16)UA水平比较对UA进行对数转换后MS0―4组lgUA分别为2.500±0.100,2.520±0.110。2.550±0.110,2.580±0.120,2.640±0.110。随着MS成分数目的增加,尿酸水平依次升高,四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MS0组与MS1、MS2、MS3及MS4组比较P值分别为0.04,0,0,0;MS1组与MS2、MS3及MS4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MS2组与MS3、MS4组比较P值分别为0,024,O,002;MS3组与MS4组比较P值为0.043)。

2.3 HUA组与NUA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2.4 血尿酸水平与其他各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尿酸为因变量,以年龄、BMI、SBP、DBP、TG、HDL-C、TC、FPG、BUN、c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enter法,最后年龄、BMI、TG、TC、Cr进入方程,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08,0.194,0.185,0.112,0.306,t值分别为2.569,6.673,5.767,3.475,9.963,P值分别为0.01,0,0,0.001.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文献报道,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并存。MS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主要特征为多重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研究发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已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陆宏虹,等研究表明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显示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按具有MS成分数目的不同进行分组后发现:随着MS成分数目的增多,尿酸呈现依次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陆宏虹的研究相符,提示代谢综合征与高UA血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相比体重指数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重指数与UA呈正相关,说明男性高尿酸血症和肥胖相关,控制体重可能起到预防高尿酸血症的作用。肥胖引起或合并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内脏脂肪蓄积伴随的尿酸生成过多及胰岛素抵抗引发肾脏尿酸排泄功能下降有关。Ogura等对17155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UA水平与BMI增加平行。其主要机制可能为肥胖者摄入能量较多,嘌呤合成增加,使UA生成增多。另外,内脏脂肪增加使门脉系统游离脂肪酸增多,肝脏脂肪酸合成亢进时,NADP-NAD-PH介导的合成系统亢进。导致TG的合成与UA的产生增加,同时游离脂肪酸的异位沉积将导致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显示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2年成都地区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尿酸组。研究表明随着UA浓度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以上资料说明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尿酸结晶通过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一氧化氮合成促进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压也导致微血管疾病和组织缺血。使乳酸生成增多,竞争性抑制UA的分泌,缺血还可加速ATP降解为腺嘌呤和黄瞟呤,同时黄嘌呤氧化酶生成也增加,使UA水平升高。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尿酸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患者服用降压药有关。同时表明尿酸与血压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相比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中空腹血糖未进入方程,以上表明男性高尿酸与空腹血糖受损之间无关联性。陈蔚,等在老年男性中研究显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比较,空腹血糖无差异。Lin等对641例高尿酸血症病例随访发现,血糖水平在男性病例中变化不大。而在女性病例中却显著升高,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女性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提示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联程度存在性别差异。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TG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多元线性回归表明TG、TC与UA正相关,而且尿酸与TG相关性高于与TC相关性,而HDL-C未进入方程。Chu等以台湾地区男性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UA与TG呈正相关,而且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相关性高于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脂代谢紊乱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机制为血清中升高的脂蛋白脂酶可能导致血尿酸的清除障碍,而体内尿酸水平的增高可导致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分解减少,使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高TG血症降低肾脏排泄尿酸可能与载脂蛋白E2等位基因表达过度有关,后者可以介导肾脏尿酸分泌减少。此外,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比较,BUN及Cr明显升高,多元线性回归表明UA与Cr正相关,说明肾功能损害影响尿酸的排泄。

综上所述,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因此,对于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控制血尿酸同时,还应及时对肥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代谢异常进行干预。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