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圈的北京市老年人生活宜居性研究

时间:2022-09-13 11:01:47

基于日常生活圈的北京市老年人生活宜居性研究

摘要:宜居城市研究起源于对居住环境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基于日常生活圈的空间分布,对老年人的宜居性进行研究。以北京市什刹海地区老年人为例,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深入访谈为辅的形式,初步探究基于生活圈的空间分布对老年人宜居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娱乐设施对老年人宜居性的影响较大;(2)从空间分布的角度上,老年人重视医疗设施;(3)出现公共设施的争抢现象。

关键词城市宜居性;老年人;日常生活圈;什刹海地区

Abstract: Livable cities originated was been study from the problems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daily life circle, to analyze the livability study of the elderly. Take Beijing Shichahai area elderly as example, use the questionnaire-based, in-depth interviews, preliminary inquiry factor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living area on the elderly livability. The study found (1)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for the elderly livability; (2)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elderly attention to medical facilities; (3) public facilities in competition for the phenomenon.Key words: cities livable; elderly; circle of daily life; Shichahai Area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在城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宜居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度追求GDP增长忽视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1]。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地方政府开始把宜居城市建设纳入到政府管理视野。城市生活宜居性是指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和程度,主要体现在居民生活质量,强调居住的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2,3]。从城市宜居性研究视角来看,城市居民不仅关心城市的通达性、关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加关心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关心利用城市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的力便程度,关心城市道路系统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关心个人的生活要求能否用较低的成本得到满足,即效用尽可能最大化[4],从居民个人生活的角度看,“日常生活圈”就是指城市居民的各种日常活动,如居住、就业、教育、购物、医疗、游憩、通勤等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实质性城市化地域[5]。随着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关心老人,研究老人的需求、行为规律,在人居环境方面体现人性化,适应和满足老年人的要求,成为宜居城市建设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老年人为例,分析基于生活圈空间分布的老年人生活宜居性的影响因素, 探讨老年人对城市居住的满意程度与城市宜居性的关系,探究老年人宜居性的驱动机制。

2 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数据

北京市什刹海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年人集聚区。截止2010年,什刹海街道据统计,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0367人,占总人口数的近20%;其中,空巢老人2128人,孤寡老人43人,高龄特困老人130人。目前, 单位对退休老人休闲生活的关注明显减少, 而社区相应的设施和管理严重滞后。这些因素及老人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行动能力的下降,使绝大多数城市老人的“ 空巢”, 孤寂感增强, 城市老人休闲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目前什刹海附近的一些自发组织的活动,有的活动则因为场地等原因, 组织不善, 噪音扰民和妨碍交通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夏季来临,什刹海一些酒吧在店外增加了桌椅,乐队演出到后半夜才会结束。

根据宜居城理论、相关“日常生活圈”研究成果[1,5],将基于 “日常生活圈”影响宜居性因素从总体上分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形成老年人宜居性影响因素框架。

图1 老年人宜居性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采用调查问卷为主,深入访谈以及录音为辅的方式,获取数据。针对当地老年居民,分发了101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9%。统计分析各个因素的所占比例,以及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影响老年人宜居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对 “日常生活圈”的满意度。

表1 老年人日常生活圈分析统计

3 分析与发现

3.1 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满意度评价

从调查来看,目的地(日常生活圈)离居民住宅大多都集中在100—500m范围内,说明这些生活圈因子在空间分布上还算合理的。老年居民以步行为主,其次是是使用自行车到达目的地,一般很少乘坐出租车。从某种程度而言,这避免了交通拥堵的局面。但也有老年人反映:“现在走路也不省心,后面老是有车,那个喇叭声可大了。”从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来看,老年人到公园一般采用的是步行的方式,距离大多数在100—500m,所花时间以10—30分钟为主,总体上老人们对公园的位置比较满意的。对医院、超市、学校、工作单位、菜市场等因子做了调查,居住地到医院、超市、学校、工作单位、菜市场的距离、所花时间以及采用的交通方式都和公园的结论基本一致,对日常生活圈的空间位置普遍表示较满意。

3.2 日常生活圈公共设施满意度评价

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在城市老人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成为影响老年人居住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对娱乐设施(偏向于年轻人的娱乐场所,如酒吧等)、周围的绿化,交通、治安状况、社区服务的完善程度和重要程度对于老年人城市宜居性与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进行评价。

图2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评价图 图3公共服务设施重要度评价图

研究表明,娱乐设施、居住环境、交通、治安状况、社区服务的完善程度较高,尤其是娱乐设施和居住环境的完善度最高。同时娱乐设施的重要程度明显降低,和完善度形成强烈反差,可能原因是受商业化利益目标的驱动及市场运作的影响, 城市年轻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大量建设,而针对老年人娱乐的设施却不多,甚至有些把公共场合挪作他用,二者出现了失衡,出现了公共设施的争夺现象,而且随着游客的增加,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结合深入访谈中的对话:“一到晚上,银锭桥那里人多,太杂,不仅我们休息不好,而且,这里什么人都有,能住的踏实吗?”有一部分老人就向我们说道:“现在这附近(什刹海地区)太闹腾了,晚上酒吧声音太大,白天又人多,我们都不想出来。”除了娱乐设施以外,其他影响因子的完善程度都低于重要程度,一方面说明这些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一方面可以看到老年居民认为类似酒吧这种年轻化的娱乐设施的供应已经超过了老年人本身的需求,造成了次生影响,例如噪音、交通混乱、安全等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对于交通,老年人也不是很满意的。大约有60%的老年居民认为交通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大约有70%的老年居民表示交通还不够完善。

上一篇:身心落定怀石料理 下一篇:温婉与冰桶 东西方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