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与传统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3 10:03:43

介入治疗与传统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与传统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腰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行介入治疗, 对照组(18例)行椎间盘镜治疗, 观察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12例, 良5例, 差1例;对照组患者中优9例, 良6例, 差3例;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 介入治疗;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059

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疾病, 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传统术式为脊髓后路手段, 通常会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术中创伤较大, 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介入及椎间盘镜疗法的推广, 介入治疗及椎间盘镜法已经逐渐受到广大医生的认可。本文主要选择近期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分别予以介入治疗和与传统的椎间盘镜治疗, 介入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介入科收治已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8例。观察组男10例, 女8例, 年龄35~65, 平均年龄(48.2±9.8)岁;对照组中男12例, 女6例, 年龄34~67岁, 平均年龄(46.4±1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行介入治疗, 对照组行椎间盘镜治疗。观察组在CT引导下, 从小关节外侧、间隙、内侧缘穿刺。首先向椎间盘内注入8 ml臭氧(50 mg/L), 间隔30 min后注入250 U胶原酶。注入后将针头退至患者的突出位置, 再将5 ml臭氧重新注入, 间隔30 min后继续注入250 U胶原酶。对于小关节内侧缘的穿刺, 首先将12~16 ml的臭氧注射入椎间盘内, 注入后将针头退至患者的突出位置, 再将5 ml臭氧重新注入, 间隔20 min后继续注入250 U胶原酶。对照组采用椎间盘镜手术疗法, 硬麻后, X线定位下剥离残碎组织及黄韧带, 找到硬脊膜牵拉开神经根即可见病变椎间盘突出点。对患者突出的椎间隙主要采用细针穿刺定位法, 待细针穿刺到患者的椎板时, 利用X线片进行定位, 并沿着定位针的位置确定工作的通道, 将摄像系统及光源装入, 同时将残留的黄韧带及组织进行剥离, 直至看见硬脊膜, 并将患者的神经根进行牵拉, 看到突出的椎间盘为止。对术后患者随访1年, 对比两组患的疗效。

1. 3 疗效判定标准 以Macnab为疗效判定标准, 优:症状完全消失, 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有稍微症状, 活动轻度受限, 对工作生活无影响;差:治疗前后无差别, 甚至较前加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观察组18例患者中, 优12例, 良5例, 差1例;对照组18例患者中优9例, 良6例, 差3例;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脊髓后路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传统治疗方法, 该手术的疗效良好, 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 围手术期的风险十分明显[1]。近些年, 伴随着内镜手术的普及和介入治疗的发展, 使用微创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选择[2]。介入治疗主要是选择注射臭氧或胶原酶进行治疗, 而胶原蛋白是胶原酶作用的底物, 胶原酶能对髓核及纤维环进行直接的溶解, 但溶解的作用比较慢。而臭氧能对髓核内的多糖及大分子蛋白直接氧化, 髓核被氧化后就会发生固缩, 导致体积的缩小, 能够十分快速的发挥作用[3]。

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病, 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椎间盘镜可通过椎旁骶肌直视操作, 最大限度保存周围组织及黄韧带完整性, 具有较稳定的疗效。不过因为所建工作通道空间限制及术中缺乏具体参照物, 对施术者具有很大的挑战。介入疗法主要利用臭氧和胶原酶对病变突出部位进行腐蚀, 从而达到缓解神经压迫痛的治疗效果, 具有微创和快速恢复的优点。缺点在于操作困难, 容易造成间隙感染。本文选择本院近期收住腰椎间盘患者36例, 观察其术后疗效。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臭氧或胶原酶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行腐蚀, 从而对其产生的压迫进行解除。介入治疗的切口比较小, 并且介入治疗使用的麻醉方法是局部麻醉, 能有效避免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副反应, 介入治疗的创伤非常小, 且手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椎间盘镜治疗对手术者的要求非常高, 手术操作主要在有限的环境以及狭窄的通道之间完成, 并且手术时周围缺乏一定的参照物, 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务必动作轻柔, 并注意防止对神经根组织及硬膜严密保护, 以尽量避免发生并发症。

综上所述, 介入疗法较传统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荆安龙, 郭梅, 陈滔, 等. 介入治疗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学, 2014, 43(28):3732-3734.

[2] 张成祺, 王鑫, 裴济民.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3):189-191.

[3] 张翊, 任忠明, 张玉良, 等. 经皮椎间盘镜与传统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临床骨科杂志, 2015, 18(2):163-166.

[收稿日期:2015-05-29]

上一篇: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 下一篇:妇科急腹症128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