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时间:2022-09-13 08:39:26

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患髋Harris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2.1%。术后无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神经损伤、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好术前、术后的各项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肢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倒置LISS钢板;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61-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目前多主张迟早手术治疗[1]。早期手术内固定,可以让患者早日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大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所在科室自2010年以来,应用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63~85岁,平均71岁。其中车祸伤8例,跌扑伤2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10例;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及予降压、止痛、控制饮食、胰岛素治疗等对症治疗,控制血糖在5.6~9.4 mmol/L,血压在140/90 mm Hg。待血压、血糖控制稳定后,在硬膜外麻醉或插管全身麻醉下,C臂透视协助下,采用股骨大粗隆外侧小切口经皮行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后常行骨牵引术,术后常导致患处疼痛明显,不能行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极为痛苦;老年人心理非常矛盾,压力较大,常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所以当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积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思想,沟通和交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放慢语速与其讲解手术适应证,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注意事项及手术的安全性。亦可介绍手术者,告诉患者术者是一个经验丰富医师(选择有经验医师为患者做手术)。让患者尽快放下顾虑,尽快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参与;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其紧张的情绪和恐惧,增强患者手术治疗信心[2]。对于非常焦虑或睡眠较差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治疗,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1.2.1.2 病情观察 多数患者常合并有内科疾病,入院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各项辅助检查,术前就做好病情的全面评估,进行手术耐受力的评估,监测控制血压,血糖的变化,并给予系统治疗,使其控制在适应证的范围内,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1.2.1.3 术前准备 加强巡视病房,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可常到病房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让患者有家的感觉,鼓励患者做呼吸操、扩胸运动,进行有效的咳嗽及排痰,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还要术前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的发生;严禁吸烟,饮食清淡,多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如患者饮食较差,术前可适当静脉补充营养来改善全身状况。

1.2.2 术后护理

1.2.2.1 术后病情观察 手术当天患者返回病房时,让患者平卧在气垫床上,勿扭曲,去枕头偏一侧,平卧6 h,抬高患肢20°~30°,利于患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床边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1次,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尿量和患肢血液供应状况等,随时应对病情突变,做好急救准备。对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定时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密切观察和掌握静脉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肺负担,避免应用止血药物,预防静脉血栓。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做好记录。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便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2.2 疼痛护理 疼痛作为患者的第五生命体征,现已被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所重视。术后疼痛的客观因素是手术创伤,而疼痛是对人体损伤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精神、躯体上的双重创伤,严重时还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3]。而术后24 h内是患者疼痛最明显的时间,加上患者都是高龄的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弱,所以在治疗护理上应采取一切可能镇痛的措施,但在处理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处理后的效果。

1.2.2.3 功能锻炼及康复期护理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而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加对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甚为重要,因其在医护人员的正确、合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由于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故可早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衡后即可进行踝泵练习,鼓励和督促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使用CPM在床上进行下肢被动练习[4]。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循序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并行下肢空气波气压治疗。

2 结果

本组28例均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患髋Harris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2.1%。术后无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神经损伤、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7~14 d能借助助行器不负重行走。3个月均能弃助行器行走。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该人群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手术治疗能保证大多数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可尽量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避免严重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6]。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肢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所接受,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细致,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使患者顺利康复,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崔风国,宋维,丛皎,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0,37(6):372-374.

[2]黄燕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6):3222-3224.

[3]郭向丽,周玲君,赵继军.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9,16(6):4.

[4]张卉,李邦莹,程翠年,等.改良外固定架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8):2199.

[5]邱贵兴.骨质疏松骨折-被忽视了的健康杀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30-731.

[6]韦莉玲.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5):104.

(收稿日期:2013-09-11)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 下一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